IMG_8679.jpg-1.jpg        

如果,昨日讓人鐵腿的花蓮鯉魚山的登山步道,是六十歲以上的黃金人口不宜的限制級步道。那麼,今天舒適悠美的鯉魚潭環湖步道可算是世界水準的五星級步道,我這麼認為。

DSC08934.jpg-1.jpg

告別阿尼吉民宿,眾夥伴決議:既然昨日由潭南起程登山,今日便由潭北開始環潭健行。  

 DSC09998.jpg-2.jpg

在等待集合時,春光明媚,草坪上大片繁美的台灣通泉草在熙陽下更可愛動人,是我從沒過的景像。

 IMG_8699.jpg-1.jpg

(心裡納悶,為什麼此處通泉草的花比一般所見大得多?)

 DSC00038.jpg-1.jpg

潭北碼頭往東,是環境優美淨謐的雕塑公園,

IMG_8583.jpg-1.jpg

暖暖溫和的晨光裡呼吸新鮮空氣也呼吸藝術氣息, 

IMG_8585.jpg-1.jpg

IMG_8587.jpg-1.jpg  

一陣美的洗禮後,來到鯉魚潭東北方環潭步道入口,也得以由東北向西南欣賞鯉魚潭沒商業味道的一面。 

DSC00012.jpg-1.jpg

早上走這個方向是正確的選擇,因為日出東方,可以完全不受日曬之苦,輕鬆涼爽。

DSC00017.jpg-1.jpg

步道有車輛管制,路況平坦,但順著山邊水湄,柳暗花明有曲有折而不致乏味,

DSC00020.jpg-1.jpg

湖光山色相伴,走起來安全寫意,一點都不累人。

DSC00025.jpg-1.jpg

山壁和湖邊,除了筆筒樹、通脫木、、等我比較常見的植物,還高興的發現水鴨腳秋海棠、

 IMG_8603.jpg-1.jpg

找到盛開中之漂亮的華八仙,憑添樂趣許多。 

IMG_8619.jpg-1.jpg

若是腳痠了或想緩一緩情緒,欣賞山明水媚,步道旁也設有歇腳的休憩區。 

DSC00027.jpg-1.jpg

我邊走邊拍,45分鐘左右便走道潭南,和昨天一樣的碼頭,只是沒了釣客,更顯靜謐。

DSC00033.jpg-1.jpg

一樣的童話建築,有了陽光,倍覺可人。

IMG_8646.jpg-1.jpg

一樣的通泉草,伴了湖景,益發超萌脫俗。

DSC00037.jpg-1.jpg  

IMG_8668.jpg-1.jpg

此時潭南波光灩斂,天色湛藍,景色明媚醉人,

IMG_8675.jpg-1.jpg

偶有遊湖小艇帶著笑語逐漣漪入鏡來,不由稍做停留,想幻化入山水中。 

IMG_8680.jpg-1.jpg

繞過潭南,雖然西側商業氣息重了些,潭外公路旁藝品、飲食店方便遊客,潭邊是遊湖小船碼頭區。

IMG_8685.jpg-1.jpg

IMG_8686.jpg-1.jpg  

但環潭步道穿過中央碼頭區後,眼前又豁然開朗,邊坡垂柳處處,捱著步道一路回到潭北。

步道總長5公里多,愜意慢行,約1個半小時走完一圈,難度適中又安全、風景優美又涼爽,所以我說他是60歲以上黃金人口的世界級步道。

IMG_8689.jpg-1.jpg

出了鯉魚潭,往北回到台九線,再經知卡宣大道轉台11線(海線)往南,開始濱海之旅。

沒有預設目標、預訂餐廳,但美食當然還是令人嚮往和期待,還是美好旅行的元素之一。

午餐時間到了,前導車朋友靈機一動,聰明的在鹽寮停了下來。此處是著名的龍蝦海鮮重鎮,便宜、豐富、新鮮、味美。澎派地祭了五臟廟,撫著肚皮,滿足的起程往下一個景點。 

page9 (2).jpg

牛山呼庭,在壽豐鄉台11線26.4K處,沿海路邊有個缺口轉入後是長約1.5公里的蜿蜒陡降坡,小路直到海邊沙灘。(可想而知回程時要全程1檔上坡)抵達沙灘時,現場正進行護堤工程,只能徒步走一小段路入園。門票50元,可抵消費(明信片一張也恰好50元),有不怎麼平價的餐飲服務。

page7.jpg  

最大的賣點是依山面海私密地擁有自己的沙灘,並攬無敵山景海景。

IMG_8747.jpg-1.jpg  

IMG_8763.jpg-1.jpg  

IMG_8762.jpg-1.jpg

另一個賣點是人文藝術,園主匠心獨具地利用原有特別形態的漂流木、礁石、硬砂岩等加以裝飾、改造成特殊視覺效果和風格的雕塑品,一件件都讓人發出會心的微笑。

page8.jpg  

IMG_8780.jpg-1.jpg

(即使是洗手間也沒放過,KUSO一下。)

IMG_8778.jpg-.jpg

(在慢步往園區最高點的途中,我發現了美麗的小花~桔梗蘭)

IMG_8767.jpg-1.jpg 

牛山是牧牛耕作之地,阿美族原住民稱之為呼庭,原是個原始味濃的隱密景點,提供預約露營及簡易的住宿。

現已開發轉變成知名活絡的休閒園區,在原始風貌和經濟效益之間、藝術人文和商業營利之間互相拔河妥協,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IMG_8805.jpg-1.jpg

IMG_8742.jpg-1.jpg

車行續往南,台11線60K處有一休憩區叫石門,走下木棧步道,可見海蝕火山岩的特殊地形和浪順岩溝沖激的景觀 。 

IMG_8837.jpg-1.jpg

這地區的地質是遠古時期火山岩漿噴發後快速凝結所成安山岩,再經年累月受海水侵蝕,因此海蝕平台、海蝕溝、海蝕洞錯置成美麗又奇特的海濱畫面。

最為醒目也因此為地名的地標當然是有四個孔的海蝕洞。(沒見過?當然就進進出出穿梭體會囉!)

IMG_8841.jpg-1.jpg

遊罷石門,再經莫名奇妙、人聲鼎沸已成陸客市集的北回歸線。遠處,白色的北回歸線水泥塔柱地標莫名又孤單無助的站立,看著底下的陸客么喝著,或擠眉、或擺頭地雙手朝空抓捏他,好似嘲弄、好似霸淩。此時,雨漸漸下了,澆息遊興,喚起如箭歸心。累了!原定的烏石鼻行程也不去了!雨,來的正是時候。

IMG_8843.jpg-1.jpg     

arrow
arrow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