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盒子的主要餡料,一般刻版印象裡除了韭菜外就是粉絲、豆乾、蛋皮等。但是,一定得如此嗎?未必。家常料理就是有什麼材料變出什麼把戲,經常可以創造出許多的可能和驚喜,秋菊阿嬤就玩出意想不的輕鬆寫意隨興版的韭菜盒子。
前幾天早晨,接到鄰居朋友皇慶他阿嬤的電話,要我們去採地瓜葉和小青椒。颱風之後菜價昂貴,當然是欣然前往囉!
哪知,結局又是一場大豐收,地瓜葉和小青龍之外還有冬瓜、絲瓜、龍鬚菜和一大袋韭菜,幾天不用再上市場買青菜了!
望著帶回來的韭菜,秋菊阿嬤起了一個奇妙的想法。告訴我說:『最近你老是嫌附近早餐店的韭菜盒子不夠道地好吃,今天趁韭菜新鮮,就自己做做韭菜盒子!』
還有,讓你想不到的是,我要利用昨天沒吃完還在冰箱裡的一盤炒米粉當餡料,新創又消耗剩料,兩全其美!
立即秤好一斤中筋麵粉、洗好一把韭菜、在冰箱翻出兩枝杏鮑菇、三枝青蔥,說:『開始玩吧,中午準備吃隨興版的韭菜盒子。』
看他的動作真的寫意隨興,一下子就韭菜、蔥、杏鮑菇都切細了!
然後拿個容器連同那盤炒米粉,加了些香油、鹽、胡椒調味,和一些橄欖油攪拌均勻,做好餡料。
他一邊和我聊天,一邊要我複習和麵粉,他說:『和蔥油餅的麵糰一樣,所以不用拍了,連結就好。』
揉好、醒過,便搓呈長條分割成約50克一小塊再揉成球狀。
接著,拿出擀麵棍擀平,中央置入適量的餡料,再一個個捏包成大餃子狀。
最後的重要工作,當然就是慢火煎它了!因為皮薄,不能大火。因為健康,不能油炸。
先以一點油熱鍋後,慢火固定一面,在反覆將兩面煎至金黃酥脆。
秋菊阿嬤說我常嫌外面店家的韭菜盒子,原因是因為有些店家為了營業方便,把水煎包、餡餅、韭菜盒等品項統一備料全用發麵製作。韭菜盒要皮薄又酥脆才好,怎能用發麵呢?
也有些店家為求作業快速,採用油炸方式,油膩不健康。兩種都失去韭菜盒應有的本質了!我不挑食,只是強調食物應有的本質。
至於餡料,你不一定要認同我,說不定你有更好的變化點子。我只是拋磚引玉,建議你還是以正常版為考量,可別刻意先炒了米粉再來做韭菜盒子喔!
實做、口述:徐秋菊 攝影、整理:林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