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目前分類:蝶蛾蟲鳥 (14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青斑蝶琉球青斑蝶3.jpg

在台灣很常見,被稱為青斑蝶和琉球青斑蝶的蝴蝶,其實都不屬於青斑蝶屬(Tirumala),只是斑紋類似,不管屬別,和其他幾種蝴蝶就因此全被命名為青斑蝶。青斑蝶是絹斑蝶屬(Parantica),又名大絹斑蝶。琉球青斑蝶是旑斑蝶屬(Ideopsis),又名旑斑蝶或淡雲蝶。至於真正青斑蝶屬的則有小紋青斑蝶、淡紋青斑蝶等。(如上下)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SC_3306-1.JPG

迎來春天之後天氣漸溫和,路邊草叢除了紋白蝶外最常見的就是黃斑弄蝶,一閃一閃黃橙顏色飛過眼前停憩低矮草葉上,那九成以上是黃斑弄蝶。雖然他的食草是禾本科,可是遊戲或休息時各種闊葉草類他也不嫌,太常見了。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A17_8262-2.JPG

鄉居生活平淡,偶有珍寶可拾,某清晨踏出屋外,睇見路燈下有一抹如寶石的青綠色漂浮於黃色金英花和紅色珊瑚數珠之間,看樣子是隻尺蛾,看顏色是粗脛翠尺蛾。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A20_0288-1.JPG

介紹赤星瓢蟲時提過,以星字為命名的昆蟲都是指翅上有圓形或點狀斑紋,顧名思義黃星天牛就是鞘翅上有黃點的天牛,如同有白色斑點的天牛叫白星天牛,兩種天牛都會致命地危害植物,都是人類欲除之而後快的大壞蛋。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17_2477-1.JPG

名字裡有星字的昆蟲,通常是指翅面上有明顯的圓斑或點紋,例如八星虎甲蟲、四星步行蟲、十三星瓢蟲、大黑星龜金花蟲、黑星弄蝶、白星天牛等,而赤星瓢蟲正是鞘翅上有兩顆又大又圓的紅色斑紋,喜氣又可愛極了!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A22_1640-2.JPG

這算是老天給我的犒賞吧!前日天寒地凍下忙著過年前的大掃除,昆蟲很少見的日子裡居然在鋁窗框上發現一隻首次遇見的蛾。形體完整,顏色無損,紋路經脈都分明,是八點灰燈蛾。八點灰燈蛾,裳蛾科灰燈蛾屬,前翅淡荳蔻色或淡黃褐色,後翅灰褐色頭胸部背面密披灰白色泛絳絲色毛絨。翅脈發達醒目,中室到前緣附近的翅脈邊有4個黑點,4個黑點排列成矩形,左右共8點,因此得名。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A17_5751.JPG

白星天牛,人如其名,黝黑鞘翅上佈滿白色星點斑,黑白對比明顯極為醒目,很容易辨識,是台灣中低海拔地區最常見的天牛。也是農民最痛恨的大惡棍,啃食的植物非常多種,以柑橘類受害最嚴重,我曾經有3株檸檬、1株虎頭柑、1顆柚子遭其毒手致死。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20_6764-1.JPG

蓬萊禾斑蛾也叫七黃斑蛾,是斑蛾科禾斑蛾屬,學名:Zeuxippa formosa,原本舊名海南禾斑蛾Artona hainana,後來發現是個錯誤,現已更正為蓬萊禾斑蛾。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9991-1.JPG  

台灣低海拔山區有許多的月桃、閉鞘薑等野生植物,也有許多園子種有薑黃薑荷野薑花等庭植或作物,提供了以薑科植物為食的大白紋弄蝶幼蟲大量食物,因而喜歡明亮環境又喜歡訪花的大白紋弄蝶是最常見的弄蝶之一,也因愛薑科植物而大白紋弄蝶又名薑弄蝶。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伯勞比較1.jpg

棕背伯勞和紅尾伯勞是台灣平野在秋冬時節出現的兩種伯勞,棕背伯勞是留鳥,天氣熱了就會到山區去避暑;紅尾伯勞是候鳥,來自於西伯利亞等溫帶亞洲地區。棕背伯勞體長約25公分,比較鮮豔,背上細毛和身體基部呈現醒目的棕紅色,頭頸灰色。紅尾伯勞較小,體長約17~20公分,顏色比較黯淡,背上細毛和頭頸灰褐色,額頭灰白,身體基部褐色。(如上下)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0030-2.JPG

紅尾伯勞是每年秋冬天涼之際在台灣常會看見的候鳥,也是以往在恆春地區大量被獵捕烤食,進入來往旅客腹中的"焦阿巴"之苦主,現在保育意識抬頭,已然無此現象。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_DSC5766-A1.JPG

棕背伯勞在台灣雖然是伯勞科鳥類的留鳥,可是炎熱天氣居多的台東地區平日甚為少見,要到冬天才會多了起來。常常是瘦瘦的飛來,變得胖胖的離開。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黃尾鴝1.jpg

入冬之後野外可以看見的鳥也多了起來,黃尾鴝是外型和聲音都比較可愛的一種。走路時聽見嘰嘰短促的鳥叫聲,總不由自己的轉頭張望尋找,若是黃尾鴝則高興之餘再追加判斷是雄鳥或雌鳥,變成冬天健行的樂趣之一。他比較親合,不會飛太高,大都在低矮的樹枝或護欄或大石上活動。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黃蛺蝶比較1.jpg

黃蛺蝶和台灣黃斑蛺蝶是平地至低海拔地區兩種常見蛺蝶,顏色名稱都相近。將兩種同框比較其不同特點,可加深印象認識牢靠。黃蛺蝶展翅約3.8~5.3公分,翅背面橙黃色上有黑點豹紋斑(如上左)。台灣黃斑蛺展翅約5.3~7公分,蝶翅背面偏黃褐色,前翅端部黑褐色,緊接著有黃色斜寬紋,後翅則無黃色紋。(如上右)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_DSC1396-1.JPG

鳳蝶算是蝴蝶中比較大型者,多數後翅有兩個尾突,容易辨識。如果見訪花中翩翩飛舞的鳳蝶,翅面是黑色只帶有數條直列白色斑紋,而翅腹面除了白紋還有些橙色弦月紋,那一定是台灣白紋鳳蝶。他很常見,是鳳蝶中的普蝶。(如上下)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A22_0932-1.JPG

前天晨運回程,在水圳旁的樹叢葉上喵見閃著綠色金屬光澤的小昆蟲,好似撿到寶一般急忙向前趕緊拍攝。當時想他鞘翅上的黑點像個米字,想當然而是米字長盾椿象。回家檢視照片才發現其實不然,他是端紅狹盾椿象,兩者很像,匆匆間難以分辨。雖初步錯認,倒也有了不少樂趣。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A20_0498-1.JPG

低海拔山區甚至是家裡院子裡,偶而會見到一種特別的蛾。休憩時前後翅都打開成一平面,而且兩個前翅側平舉,和身體垂直,後翅內緣緊貼腹部,有點像朱銘太極系列的神韻,幾乎可以肯定是都是屬於璃尺蛾科,其中線條最簡約俐落的就是三角璃尺蛾。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_DSC0887-1.JPG

在台灣的天蛾科大都是夜行性,常出現在日間訪花吸蜜的只有兩種~大透翅天蛾和長喙天蛾,兩種速度都很快,在花與花之間瞬間轉換移動,宛如幻影,不容易拍攝,快門速度約要1/2500秒才有辦法定格。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SC_4864-1.JPG

如果說紋白蝶是普蝶中的普蝶,一點也不為過。路邊、公園常見三五成群追逐飛舞、嬉戲訪花的小白蝶,幾乎都是他們~紋白蝶。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_DSC2663-1.JPG

青帶鳳蝶又名青鳳蝶,是鳳蝶科青鳳蝶屬的模式種,也就是以他的名為屬名,是代表性。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