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秋天一路綻放到春天,彷彿是時序中不肯退場的陽光。芳香萬壽菊,一朵一朵金黃色的花,一小叢一小叢開在牆邊、階前、花圃角落、小路旁,雖然金黃醒目,總第一眼就會看見,卻低調樸素地不喧嘩、不爭搶,是院子裡最稱職的配角。
從秋天一路綻放到春天,彷彿是時序中不肯退場的陽光。芳香萬壽菊,一朵一朵金黃色的花,一小叢一小叢開在牆邊、階前、花圃角落、小路旁,雖然金黃醒目,總第一眼就會看見,卻低調樸素地不喧嘩、不爭搶,是院子裡最稱職的配角。
四片葉子的酢醬草稱為幸運草,那我昨日在雨歇時,巡視院子拍到了這朵內4外4共八枚花瓣的黃扇鳶尾,是否也是一種幸運?是否也可以叫他為幸運草呢?真的很難得,十年來才遇見過兩朵。(如上下)
長久以來都以為紫花酢醬草是土生土長的本土野花,認真查了台大的研究資料"影響紫花酢醬草分布及有性繁殖之因素探討"後才發現,他原產於南美,1928年引進台灣,馴化逸出為普遍野花。原本以為開春後到處恣意生長的他花期長,應該生性耐旱強健,沒想到最近發現他不敵酷暑烈日,紛紛潰敗潛藏,銷聲匿跡,只剩陰涼處找得遺珠,原來他比較適合半日照遮陰潮濕的環境啊!在台灣他主要的生長季在冬天和春天,炎熱的夏天秋天則只能靠地下鱗莖度過。(如上下)
今年天氣真熱,台東地區不到七月就屢次飆破35度高溫,不只是人,有許多植物也受不了了。原本路邊和家裡院子都常見的野花~綠色葉子的紫花酢醬草都消失不見了,他在春天爆發後在台灣應該是全年可見,怎到六月中就結束?很怪,反倒是刻意栽種的南美三角酢醬草~紫葉酢醬草長得旺、開得旺,是他比較耐高溫嗎?
奇怪?明明是花,怎麼取了個和鳥一樣的名字?原因不是花,是果和果上的毛!他的果是眾多的瘦果,成熟時有著白色的絹毛,聚生於球型果托上,就像是長滿白色亂髮的老人頭,因而得名。他是毛茛(ㄍㄣˋ)科銀蓮花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約50~100公分,是台灣中海拔山區能見到的野花,我卻在日本東北的陸奧森林公園拍下這組照片。
人類同名同姓的情形並不稀有,但不同科的植物出現撞名現象則極為罕見。這兩種植物都叫假酸漿,為何稱"假"酸漿?就要從酸漿先說起了!酸漿是茄科(Solanaceae)酸漿屬(或燈籠草屬Physalis)草本植物,低海拔有果實比較小的野生苦蘵,中海拔或人工培育有果實比較大可當水果的祕魯酸漿,都是酸漿。共同特點是球形漿果包覆在5瓣併攏的宿存花萼內,像個可愛的小燈籠,因此酸漿也稱燈籠果。
玉米是一年生大型禾本科草本植物,他的聚合型稱為玉蜀黍或包穀,是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他是雌雄同株但異花序,雄花序長在莖頂,呈大型圓錐狀,有許多小花。雌花序腋生,圓柱狀穗狀花序,整個花序眾多雌花被多重苞葉包覆,僅許多如髮絲的鬚鬚露出。(如上)
昨日到山上朋友阿富家載山泉水,門前道路圍牆邊有一群火炬薑盛開著,太誘人了。還沒停好機車就急著對他說:『阿富,你門前的火炬薑開得正漂亮,挖個小苗給我回去種,好嗎?』他一邊提起大鏟子一邊回我:『原來他叫火炬薑啊!還好你來了,要不然不知道去問誰呢!向上挺直的花梗上一趴一趴紅色大花,像一支一支燃燒的火把,真的很貼切的名字。』
紫錦草的莖葉都是異於其他花草的紫紅色,粉紅花朵花開全年不斷,又阡插容易繁殖快速,常見於許多人家的花壇,甚至逸出野地成族群。我們也曾在晨運途中折了幾段莖葉回家扦插,沒多久便存活良好盎然日茂。
紫錦草又名紅葉鴨跖草,莖葉都呈紫紅色,小花粉紅色,是種植於花壇常見的草本植物。小花之開放,於午夜兩點至凌晨起綻,大清早即完全開放。所以拍他的花開縮時攝影大都要熬夜進行,難得運氣好時能有天亮才開始綻放的小花,幸運找到一朵黎明時分蠢蠢欲動的小花,拍下花開縮時攝影,和大家分享。(影片如下)
竹葉蘭,他的葉細長抱莖互生,貌似竹葉,以此得名。又他叢生時狀如禾本科的葦草,因此又名葦草蘭。原是台灣海拔1000公尺以下郊野常見的地生蘭,開花時,秀麗花朵隨風晃搖,宛如鳥兒在細長花序枝頂嬉戲,故也有鳥仔蘭俗名。他的花之綻開過程,花苞由下午微微起綻至隔天下午完全展放要歷時一整天,拍攝時也磨練我的耐性,得45秒的縮時攝影影片分享如下。
蚌蘭是粗壯型略帶肉質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長年呈現濃豔的綠紫交錯顏色,很適合作觀葉盆栽或花壇型的矮籬。秋菊阿嬤每次晨運經過一處門前種了蚌蘭當矮籬的屋前,總會停下來和正在修剪的大姊寒暄、請教,一起整理。(如上下)
鐵釘蘭豔麗奪目又好種,隨意剪莖綁在樹幹上都能存活開花,一朵花可綻放好多天,CP值極高。又逢院子裡鐵釘蘭花開季節,有地利之便,不辜負他的美麗,花了兩天時間拍下一朵花開過程的縮時攝影和大家分享。(影片如下)
如果說到手香是全台民間庭植最普遍的藥用植物,那一點都不為過。他也可以算是一種香草植物或多肉植物,由於有用且阡插繁殖容易,實在是太常見了。網路上幾乎所有文章都說他的花有4枚雄蕊,雌蕊花柱2岐,可是我在鄰村一處花開燦爛的院子裡所觀察拍攝到的花卻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心裡滿是疑惑,且看我慢慢道來。(如上下)
前幾天晨運時經過一處已拆除房舍的廢棄院子,發現有一小聚落隨著陽光閃爍的黃色花朵,植株、葉片全長了銳刺,很像雞角刺、玉山薊、南國薊等,想當然而認定他是某種薊科植物,可是像罌粟花的嫩黃花朵型態卻和薊科花朵相異甚多,詳查之後才知是薊罌粟。(如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