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月,第一道東北季風狂掃,早晚溫差大,這時才敢確定:酷暑已過,秋天真的來了!在台灣,秋日的山林荒原裡,或紅或白或黃或紫,可愛的野花也陸續綻放爭豔。葛藤,紫、黃醒目搭配的長穗狀花也在此際耍夢幻了!
等這波季風稍歇,金風送爽碧雲天,天涼好個秋的時節,建議你到野外欣賞他的浪漫風姿。
迎著溫熙朝陽,鄉間農路旁、駁坎側、水圳護欄上,只要不礙農民作業的地方都能發現他淡紫、深紫、鮮黃交相對比的貴氣艷麗的身影。
(上圖是我每天散步的路,前方遠處為都蘭山)
蹲下身來,框住風景片片,帶回浪漫無限。
葛藤,又叫山葛、野葛,台灣人稱割薯,英文名Lobed Kudzuvine,是豆科、葛藤屬多年生蔓藤性落葉草本植物,台灣全島中低海拔的開闊地到處可見。
根為粗厚的塊根,稱為葛根,可做藥。莖的基部木質化,有多數細長分枝(可達十幾米),上披長毛。
生長快速且具強烈的纏繞及匍伏性,若不注意則會盤繞死纏死植株,形成困擾。
(上圖中一株樟樹和一株銀合歡遭葛藤死纏)
葛藤之葉也和許多豆科植物類似,是三出複葉,有毛絨。小葉成菱形狀的卵形,先端銳尖,全緣或2~3裂。
葉之大小不一,以頂生的小葉最大,最長可達20公分,葉柄約2公分。側生小葉則幾乎沒柄,僅節狀膨大而已。
葛藤的花,是密集的總狀花序,長長的穗狀也像狗尾巴。花序軸長約15~40公分,上披白色絨毛。
成花苞時,花萼基部有批針形小苞片,比較早落,而後有長約0.6~1公分的5裂狀亦密生絨毛的花萼。
開花時,有豆科特色的蝶形花,由下而上陸續綻放,遠看時則淡紫、紅紫、藍紫、鮮黃交映爭艷,煞是美麗。
蝶形花的花冠5瓣,藍紫或紅紫色,站著的旗瓣當然最大,長2~3公分,上端圓鈍,特別醒目的是中央下方有一塊對比的黃色斑塊其下有一塊深紫斑。
翼瓣長橢圓形長約2公分,張開的角度不大。一瓣中的龍骨瓣閉合狀,深紫紅或深紫藍色。長也約2公分。花期10~11月,台灣中、北部花期會早些。
至於他的果,為扁平的莢果,長約10公分,寬約1公分。表面密生褐色絨毛,內有種子多顆。
說來它在台灣的命運也滿悲慘的,除了少數地方有專業栽植外,現在是農民不喜歡,甚至厭惡的常見野生植物,因為他的莖細長,可達十幾公尺,又匍匐且纏繞迅速,會攀纏在林木或作物上,形成幼小植物殺手,農民在園裡見到必除之而後快,所以只常出現在雜木荒地、護欄、堤岸等三不管地帶。
可是在古時候葛藤是重要的經濟作物,他的地下塊根,若是環境、栽培得當,會長得粗大,甚至超過1米,是製造葛根粉的原料,可作為藥用。莖皮的纖維可織布、製鞋,稱之為葛布。此外,花、葉均可食,或做飼料,是全株有用的植物。可是時空變遷,在台灣各地竟淪為農民嫌惡的野花野草,真令人吁唏!(近年講究養生,大陸地區又再度風行葛根粉,有專業栽培和製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