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絲瓜3.jpg

如果你只見過掛在瓜棚上的澎湖絲瓜的果,從沒見過他綻放的花朵,那很正常,因為他是夜間部的,傍晚五點左右才開花,第二天清晨即謝,和一般絲瓜早上花開傍晚花謝的習性相反。 

A20_2069-1.JPG

刻意在下午三點半去一處瓜架觀察,果然只見花苞。(如上,下左為雄花,下右為雌花。)

澎湖絲瓜1.jpg

A20_2227-1.JPG

到了下午五點後,瓜架上的花陸續展開了。(如上,下左為雄花,下右為雌花)

澎湖絲瓜2.jpg

澎湖絲瓜就是稜角絲瓜或稱十角絲瓜、角瓜等,是瓜科絲瓜屬蔓性草本植物,莖有稜,長可達2~6公尺,分支多而小枝細長上有細毛。葉腋側生觸鬚,得以纏捲他物攀爬。(如下)

澎湖絲瓜4.jpg

A20_2207-1.JPG

他的葉呈5~7裂狀,邊緣有粗鋸齒。葉長10~25公分,寬8~24公分,紙質,葉面綠色有光澤,葉背淺綠略有絨毛。葉柄長5~10公分。(如上下)

A20_2238-1.JPG

他的花腋生是單性花但雌雄同株,有時在同一葉腋上有雌花及雄花,雌花單朵,雄花則多朵呈總狀花序排列,極少數雄花序中可能混生一朵雌花。(如下)A20_2242-1.JPG

雄花的總狀花序上同一節點上小花常對生生長,花柄長1~4公分,近頂端處有個關節,基部有苞片。花萼5裂,裂片長披針形,裂片和花萼筒上都有稜。(如下)

A20_2205-1.JPG

花亦有5裂片,裂片上端有小小尖突,雄蕊3枚。

A20_2201-1.JPG

A20_2203-1.JPG

雄花眾多,接續天天開花天天花謝,邊開邊掉總狀花序梗也跟著抽長。(如下)

A20_2215-1.JPG

雌花則通常單朵,和其他瓜類的雌花相同5裂花萼下有長長的子房,再底下的花柄也是1~4公分。(如下) 

A20_2051-1.JPG

A20_2229-1.JPG

雌蕊花柱柱頭也3裂,但比雄蕊線條簡單許多。(如下)

A20_2230-1.JPG

授粉後雌花謝柱頭及花萼宿存。(如下)

A20_2224-1.JPG  

A20_2222-1.JPG

子房漸漸伸長膨大成圓柱形或棍棒形瓠果,通常上有10條稜角。(如下)

A20_2249-1.JPG

因為十稜,和台語"雜唸~碎唸"諧音,所以衍生出台語常用俚語"澎湖絲瓜",就是形容一個人愛碎碎唸的意思。(如下)

A20_2042-1.JPG

A20_2213-1.JPG

稜角絲瓜原產於印度和熱帶亞洲是絲瓜的變種,1925年引進澎湖栽種,故台灣稱之為澎湖絲瓜。現今全台都普遍繁殖,又培育成多樣品種,依果長短分類大致分細長型(超過60公分),長棍棒型(50~60公分)、中間型(40~50公分)、短棍棒型(短於30公分)四種。其中以短棍棒型品質最佳,口感脆甜,炒後青翠不變色,可惜因為果小而總產量較低。

A20_2261-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新中OB 的頭像
    新中OB

    台東茂仁秋菊阿嬤的庭園廚房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