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才看見電視新聞預報今年首波寒流將在下星期降臨,秋菊阿嬤馬上想到的是:好想吃烏魚喔!烏魚是台灣冬天當季經典食材,取出烏魚子之後的烏魚殼很便宜,算是特殊的平民美食,只要是天氣冷了,許多台灣人都會不自覺地想念它的滋味!今天,兩人迫不及待的有點好笑,到傳統市場1百多元買了一隻烏魚殼和不到百元買了一副烏魚膘,計畫中午好好享受那思念的好味道,也趁寒流來臨前分享大家這經典當季平民料理。
烏魚料理,不可缺少的是醬油和蒜苗,紅燒烏魚原本就有特殊迷人香氣,爽口且誘惑你的舌尖。秋菊阿嬤為了豐富它的口感和滋味層次,特別搭上一小腹的烏魚膘。明天又是選舉投票日,就取名烏魚膘站台紅燒烏魚肉,大家一起喊凍蒜凍蒜吧!
材料是去頭去尾(留著煮湯)之後再剖半的半片魚身(約240克),烏魚膘一副約170克,搭配不可或缺的蒜苗一大枝,辣椒一個,破布子醬少許。
調味料是簡單的!米酒、醬油,僅僅這樣。
前置作業1:蒜苗斜切,頭尾分開放好。辣椒亦斜切長片。
前置作業2:烏魚肉拔刺(如果家裡有小孩或老人)再斜切成約6片,魚膘也各切成3~4段。
正式動鍋囉!一點油熱鍋後先煎烏魚,增香及定型,
翻面時要小心別弄破!如果你沒把握煎漂亮,可不翻面。
共煎約1分鐘,魚肉快熟了再下魚膘和破布子醬(因為熟成時間不同,避免魚膘煮得太老),
接著立即加入一點米酒、
適量醬油(30~40CC,品牌不同,自己斟酌)和水150CC 一起燒滾它,
見湯汁大滾,擲入"蒜白"和半數辣椒,
小心翻拌均勻,再煮約1分鐘可見魚膘縮小定型,
此時,將食材推向一邊,然後在湯汁中炒拌蒜尾和其餘辣椒(避免鏟破魚肉、魚膘),
約半分鐘,蒜尾軟化熟成了便可勾點玻璃欠(可以免),
最後,再小心翻炒均勻即可起鍋。
烏魚和醬油、蒜苗的味道是絕配,是絕美的台灣味。
明天過後,不管你支持的候選人凍蒜沒,不分藍綠或橘黃,日子還是要過,大家還是要愛台灣,一起認同和享受絕美的台灣味,再一起打拼吧!
實做、口述:徐秋菊 攝影、整理:林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