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台灣傳統料理之炒苦瓜應該是炒丁香或蔭豉,昔日農業社會普遍節儉樸實,炒菜都為了下飯要重口味,還要多炒些以便剩菜擺進菜櫥裡下餐再吃,於是,苦瓜炒丁香或蔭豉就很符合要求,他即使冷了也很好吃。
近年來的苦瓜沒像今年這麼便宜過,傳統市場裡大約三條50元,不吃更待何時?一條苦瓜半小碟丁香、兩粒蒜頭一根辣椒還有一枝可有可無的青蔥。
先做前處理,丁香洗過並泡水,苦瓜去頭尾後切半,為了口感裡面的囊和籽要刮除乾淨。(如下)
然後再各自對剖成四瓣,然後斜切成約0.8公分厚的長片狀,為啥?第一,可以依自己要的長度決定斜切角度,不論苦瓜大小都能統一。第二,減少苦瓜彎曲的弓度,避免炒翻時斷裂(如上)。當然,辣椒、蒜頭、青蔥也要先切好備用,丁香瀝水,主配料都先打理好才從容動鍋,別學奧利佛耍帥,臨時亂切亂抓亂丟,那是電視節目為了效果才這樣演(如下)。
適量油熱鍋後先炒丁香到香味飄逸,接著蒜末辣椒一起入鍋爆香,之後苦瓜置入翻炒並加一匙鹽,
還有約30CC的醬油調味,再加入清水至淹到苦瓜約一半處。
小心翻拌均勻後即上蓋燜煮。約6~7分鐘掀蓋慢慢收乾湯汁。
湯汁將乾苦瓜亦呈半透晶瑩狀,則下青蔥珠(可免)再滴些香油,翻炒幾下即可起鍋。
也許有人說,苦瓜炒鹹蛋不是比較有名嗎?個人認為,炒鹹蛋並不傳統,是電視等傳播媒體發達之後才在啤酒屋、熱炒店打開流行跟風的取寵之作,如果是下酒,則不必等他涼就會在杯緣留下濃濃腥味,涼了更甚。所以,苦瓜還是炒丁香或豆豉最傳統對味,也最雋永。
實做口述:徐秋菊 攝影整理:林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