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的大清早,兩人才跨出晨運的前幾步就被同村好友開車攔截,載往初鹿山腳下的某處桂竹園採桂竹筍。桂竹筍,是季節限定,只有這時節能產。處理得宜的話,柔軟鮮嫩,他也是人間美味級的鄉土料理,吃過的人都很難拒絕他的招手,何況是我們兩個凡夫俗子。
朋友說:最近雨水太少,所以桂竹筍顯得比應有水準細小,但無損他的鮮柔口感。一行五人尋找竹中一枝枝拔地而起及膝或及腰的新發筍子,輕易折斷顯見其脆嫩,集中之後再一起剝皮、分割。末了,分得一袋整理好的桂竹筍,朋友交代:回家先煮一小時,然後才可料理,記得全程蓋上蓋子,煮的過程中不要掀鍋蓋。
煮好後,筍子色變黃,柔軟易撕,直接拿來咬都覺柔嫩可口。
秋菊阿嬤說:桂竹筍的料理,以蒜頭、辣椒炒過,加點鹽、醬油再加水燜煮入味最為經典,其他作法很難超越。
就如同煎蛋,必想到菜脯蛋最為經典一樣。
如果硬是要改變,那就考慮加點豆瓣醬豐富他的味覺層次吧!
煮好的桂竹筍先撕成小條後切成小段,
接著蒜頭拍好、辣椒切好、適量油熱鍋。
在爆香蒜頭辣椒後兩匙的豆瓣醬入鍋一併炒香。
快鏟幾下下炒香了!即入筍子拌炒,並加以醬油調味,
接著酌量的水入鍋,上蓋燜煮,讓他入味。
約燜5分鐘,掀蓋,邊試味邊收乾水分。最後,可加些青蔥增色(不加亦可),炒勻即可起鍋。
主要在現採的桂竹筍和燜炒入味,至於加豆瓣醬有無加分,有無超越經典,倒是見仁見智。
實做口述:徐秋菊 攝影整理:林茂仁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