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2_091934-1.jpg

2023南迴藝術季開展已半年,共有七個由國內外藝術家所創作的裝置藝術作品,分別坐落在太麻里至大武港之間的壯麗優美的台東藍海岸,妝點好山好水,注入藝術氣息。從北到南規劃路線,將七個藝術作品納入半日遊行程,是假期活動不錯的選擇。底下以作品解說牌中藝術家闡述創作理念及意涵為主要說明,再以各角度照片盡量表現現場氛圍,少做文字敘述。因為個人感受不同,可能會有超出藝術家理念的體會,更多的發現或感觸。 

 20231217_140554-1.jpg

1.生根 合力~這是由北向南第一個作品,北太麻里橋頭右轉穿過北里村,他就在新興、北里兩村交界的舊北新橋遺址上。

20231202_091719-1.jpg

以鐵材焊接組造的陶甕造型,象徵排灣文化精神。而板材部分則意指家屋。(如上下)

20231202_091813-1.jpg

板材上圓形鐵圈,隱喻家屋橫梁架設固定的孔洞。

20231205_072652-1.jpg

 高明地塑造把陶甕像削蘋果般削了一長段皮然後向外展開地的樣態,也展延如夢般美麗迴旋線條。(如下)

20231202_092313-1.jpg

是營造開大口讓文化迎接更多生命之光的意涵?或呼喚游子夢迴南迴?抑或夢想飛向遠方?有趣,各自解讀。

20231202_092159-1.jpg  

2.時代絲綢~第二個作品距離恰好2公里,走東63鄉道,穿越著名的櫻木平交道,他就在車站前花園裡。

20231217_135055-1.jpg

也是鐵材焊接塑造作品,波浪般線條,尾端有彈性輕輕擺晃,描述太平洋浪之翻捲吧?(如下)

20231202_094129-1.jpg

走近細看,兩側各20幾鐵條並排,中間焊以齒輪、螺母等各式鐵材拚織如原民圖騰之圖案。(如下)

20231202_094235-1.jpg

20231202_094726-1.jpg

除了創作者理念,觀者會有何種聯想?是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是鐵漢柔情?

20231202_094216-1.jpg

或者是~恰似你的溫柔?(如下) 

20231202_094824-1.jpg 

3.晒海~接下來要開車20.3公里,到大溪的瀧溪火車站。有兩個藝術作品在站內大廳展出,第一個是~晒海。

20231217_084046-1.jpg

作者將湛藍帶綠的多層次美麗海水、粼粼波光、層層白浪都織進布裡,吊起來晒。旨在讚美,意圖收藏。

20231202_103232-1.jpg

晒在車站的剪票出入口,有歡迎走入蔚藍東海岸之意?(如上下)

20231202_103414-1.jpg

或經歷了一段美麗旅途、美的饗宴從東海岸走出來,放在心裡收藏回家的意思?(如上下)

20231217_083916-1.jpg

4.雕刻身命~在大廳南北兩側牆上有兩巨幅攝影作品。是紐西蘭攝影家和台灣唯一拍刺紋身大師的聯合作品,走進車站不由被吸引詳細欣賞,然後疑問是何種含意。(如上下) 

20231217_084126-1.jpg

作品是刺青大師和助手們真人演出,向米開蘭基羅和林布蘭兩位藝術巨擘致敬的聖影藝術作品。(如上下)

20231217_083400-1.jpg

以刺青情節,師法兩位巨擘的繪畫構圖重現拍攝,散發神秘氣氛,引人入勝。攝影技藝及SENSE真的高超,同時也推崇了排灣族傳統拍刺紋身文化。(如上下)

20231217_083410-1.jpg  

20231217_083400-A1.jpg  

第一幅是向米開蘭基羅致敬,構圖如世界名畫"創世紀"~"創造亞當",把他們並列方便比較。

jpeg.jpg 

20231217_083410-A1.jpg

第二幅是推崇林布蘭1632年的名畫"解剖課",雖是師法構圖也表現張力十足、創意十足、功力十足。(如上下) 

林布蘭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