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阿嬤是非常"分張"(台語,愛送東西給人家之意)的一個人,我媽常笑笑說她:"幸好頭黏在身體上,否則早就送給別人了!"。我有時也說:"還好你只有一個先生,要不然我可被你送給朋友了!"。舉個例子,10月15日我和他參加文化部的黃金人口陶藝訓練課程,兩人做了生平第一次的柴燒陶藝作品,我朋友阿富父子將它們燒得很漂亮,她做的是有玫瑰花的容器,我做的是有條笨蛇的杯子(如下圖),哪知剛拿到的第一分鐘她將她做的就送給朋友了!一點都不誇張,都還沒回到家,我都還沒細看過呢!
她也是一個不佔人便宜,經常都享有來有往,湧泉以報的人!半個月前兩人到村子後登山健行時,回程到同是退休人員的王經理家泡茶聊天,臨走獲得王經理夫婦熱情贈送麻竹筍、南瓜、辣椒等有機農產(如下圖),雖然歡喜,她也一直掛在心上,想找機會回報。前幾天到賣場購物回來,她在整理進貨時,我幫不上忙,便到院子摸摸花花草草。天快黑時,突然聽見秋菊阿嬤從屋裡叫喊:老公!快進來幫忙,我約了王大哥吃飯,你先洗澡,待會準備相機,順便拍兩道菜!"噢!天都要黑了,沒自然光借來拍照呢!所以這道"醬燒柳葉魚"就只能用閃燈拍攝了,還望你見諒!
柳葉魚,小朋友很喜歡吃,debo和dora都稱它蛋蛋魚,因為身體內部幾乎全都是蛋。它在大賣場量販店都有販售,而且不貴,一盒600克約80~90元,自己做比餐廳便宜太多了!因為王經理和我一樣,也喜歡小酌烈酒兩杯,所以秋菊阿嬤就不做一般人常見適合啤酒的油炸做法,而採有點日式、下飯下酒的醬燒方式,雖然要多費些時間,可是比較健康,值得!除了柳葉魚600克外,她準備了蘋果1/6個(約50克),嫩薑30克,蔥、辣椒各一枝,白芝麻少許。至於調味料,僅有冰糖、米酒、醬油三種。
前置作業是蔥白切段、蘋果切小塊、嫩薑斜切片,蔥尾部分和辣椒切細絲泡冰水準備用於擺盤。
正式動鍋時,一些油熱鍋先爆嫩薑出味候將魚置於上方,再加入蔥段、蘋果,
接著馬上調味,冰糖適量、米酒100~120cc、醬油80~100cc、並加一點水使醬汁稍微淹過魚身。
醬汁燒滾後,改中小火,並上蓋燜燒。
期間小心以鍋鏟翻動使上下均勻浸泡醬汁,
依然中小火燒到醬汁將乾未乾時可灑入一半的芝麻,細心溫柔翻拌均勻,即可起鍋。
擺盤時稍微調整魚的方向排好,在灑些芝麻在上頭妝點,
最後,不浪費的把綠色的蔥尾拿來裝飾擺盤,便大功告成了,那一夜,和王經理把酒相談盡興,賓主盡歡。
實做、口述:徐秋菊 攝影、整理:林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