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長得像女性化妝用的粉撲,俗稱粉撲花的類似植物有許多,紅粉撲花是我認識、接觸、收藏的第一種粉撲。
這要追溯到30年前了,我初任教於新生國中,學校理化實驗室前、校長室後面有一株大約一人高的紅粉撲花,經常都是整樹滿佈紅艷的粉撲花,非常亮眼。當時我摘了一隻莢果回家和秋菊阿嬤一同繁植,便展開這一段不解之緣。現在院子裡所種植的兩株紅粉撲花,已經是第二代、第三代了!
紅粉撲花(calliandra emargimats【willd】Benth )屬於豆科(含羞草科)合歡屬半落葉灌木,原產於墨西哥至瓜地馬拉附近。莖的上部多細小分枝,分枝都能開花但脆弱。據說高可達2~4米,但我所見少有超過2米的,可能是台灣多風災,不能讓它長太高吧!
它的葉子也蠻特別,為二回羽狀複葉,具羽片一對,小葉各有3枚,成橢圓形或倒卵形。
先端有一對小葉微凹,長得像羊蹄,故又稱凹葉合歡。它的葉片大小算是粉撲花類葉子較大的,先端小葉長可達5公分左右。
和許多合歡屬植物相同,夜晚時,小葉片會閉合,行睡眠運動,到第二天白天再開展,類似含羞草。但受外力碰觸時卻不會主動閉合,沒有含羞草的觸感運動。
至於它的花,當然是有趣的觀察重點。
第一、它和許多的合歡屬粉撲花植物一樣是腋生的頭狀花序,由十幾朵至二十幾朵小花組成一個花序,開放時多數雄蕊的花絲長而突出,集合形成圓扇狀,非常像女性們化妝用的粉撲,故名"粉撲花"。
PS:此類植物的屬名Calliandra,是希臘文 kallos(美麗的)與 andra(雄蕊)所組合成,就是指本屬植物具有美麗的雄蕊。
第二、紅粉撲花的花序呈半球形,不是像另一種美洲合歡(紅絨球)的球形。
第三、它的艷紅花絲下部成白色,看起來多了些層次和趣味。
它的花未開放時,頭狀花序的花苞一粒粒的像顆釋迦。
然後迸出一條條彎彎曲曲的紅色雄蕊,
等一顆顆小花苞都吐出鮮花絲了,
再逐漸伸直張開成粉撲狀。它幾乎全年都會開花,盛花期是春天到秋天。
果實為扁平型莢果,長6~8公分,種子褐色,但我發現最近幾年不知為何甚少結果,今年在自己家和鄰居家找了又找,也好不容易才找到幾片莢果,是何因素還請先進們指點。
種子可用來繁殖,如果你找到了莢果,應該是一件幸運的事,就遵天意,種種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