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噌滷蘿蔔◎四天的中秋連假結束,期間雖有莫蘭蒂和馬勒卡兩個颱風來攪局,倒也幸運沒影響中秋當晚的賞月及行之有年的親友歡聚烤肉趴。只是,高興吃了幾天,飲食上該素簡一些來求均衡了。兩人逛賣場補充青菜類之際,秋菊阿嬤找到了靈感,說:『我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料理,可以用味噌滷一鍋素雅清淡的蘿蔔,他的湯又可用來煮拉麵,一定很棒。』
我並不在意有學者批評中秋烤肉是台灣人文化素養貧乏的表現,生活方式不同,觀念就不同。中秋烤肉的意義主要在親友歡聚,你也可以選露營、登山兼賞月,只是烤肉較易成行。還有,我們總是會在食材和搭配的料理上費心設計,難道要說搞料理也沒文化素養?那可要得罪許多人啊。
秋菊阿嬤說:『為了造型,蘿蔔別選太粗的,當然太細也不好,最好是平均長圓柱形。』
一條蘿蔔搭配4分之1個洋蔥及一根青蔥,味覺上的另一個主角是味噌,配角則有糖、醬油、柴魚粉和米酒。
蘿蔔洗淨、削皮(削深些,至見到其細紋,削下之皮和頭尾可以熬湯)後切成短圓柱狀。
之後蘿蔔和剝散成片的洋蔥至入容器中,並加水淹至八分滿。
接著轉身調醬料,挖一坨味噌加米酒、醬油、柴魚粉和一匙糖攪勻,
然後以網杓輔助將之揉入湯中,並在試味調整OK後開火、上蓋。
湯汁滾起,轉小火慢煮,其間要掀蓋拌動及檢查湯汁是否過乾。約熬20分鐘,以尖刺能輕易刺穿為判斷是否熟成之依據。
最後,關火再燜10分鐘,讓他更入味,顏色更晶瑩,
即能盛起擺盤。因為蘿蔔已有型,擺盤就容易了!
更重要的是要蘿蔔口感軟硬適中,色澤盈潤,滋味淡雅中透著鮮甜。
若一次吃不完,放冰箱儲存,吃涼的也不錯。
剩下的湯汁恰好煮麵,拉麵、烏龍麵、關廟麵都很適宜,加個蛋、兩片肉、幾許蔥花,便能快樂無比。
過了中秋,就要漸漸天涼,漸漸進入省產蘿蔔的產期,屆時會更便宜!而蘿蔔的作法也很多,涼拌、煮湯、滷,是極好用的平民食材,這裡多提供了一個可愛的作法,分享大家參考。只是,做這菜要有慢活的心態,慢熬,心情放鬆處理其他烹割。再慢燜,等他入味晶透。急,就做不來了!
實做、口述:徐秋菊 攝影、整理:林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