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各地低海拔山區陰涼山路邊常見這美麗野草~或占據一片坡地或垂掛石壁上,可是每每忘了他的名字,這次找個方法狠狠把他記起來了~一節節的莖和葉的形狀都像竹子而且常吊掛山壁上,所以叫吊竹草。而且也發現了平常少注意到的花,好好地觀察研究一番。
吊竹草,鴨跖草科吊竹草屬草本植物,莖常呈匍匐、斜伸或垂懸狀。一節一節生長伸長的莖質地柔弱水嫩,屬半肉質。分枝極多,分枝光滑或有點疏毛。(如上下)
原產於中南美洲,逸出到全球熱帶氣候區,在台灣也已生存在山野成為野草多年。他不會纏繞,也沒捲鬚攀爬,但每一節基部觸地會長出鬚根,抓住地面或石頭以利匍匐前進或繁殖。(如下)
他的葉無柄,是互生的抱莖單葉,葉兩面都無毛但抱莖處的葉鞘疏披長毛。葉形則是先端尖的卵形或長卵形甚至披針形,全緣,長約3~8公分,寬約1.5~3公分。(如上下)
之所以引人目光是葉子的顏色,葉面子色或綠色,左右中央處各有一道銀白色縱紋,有些縱紋並有紫紅色條紋妝點,形成紫綠白紅浪漫繽紛顏色頗具觀賞價值,加上阡插水植都容易,因此很適合庭園栽植在坡地或石縫間,或做為吊盆也漂亮。
葉背全為紫紅色,據說又增加光合作用的功能。(如下)
這次還特別觀察了他的花,平常都沒注意,前幾天早上在拍攝群聚於陰涼坡地的吊竹草時,發現有幾粒粉紅色的小花苞在枝頂上,引起我的好奇。(如下圈起處)
原來他的花頂生,會抽出長長的花序梗,很像平常枝頂,但是花序梗頂端是由明顯一大一小的葉片(即苞片)抱莖托住。(如下)
簇聚的小花們頂生於此一大一小抱莖的苞片內,基部粗闊像杯狀裏頭藏了許多小花苞伺機而出,外部有些長毛。(如上下)
徑約1公分的小花每天早上開出1~2朵,下午即謝,花瓣3枚,粉紅色,全年會開花,但夏季較多。(如上下)
由側面看,三枚萼片合生成了長約0.6公分的白色管狀,上面是長約0.3公分的3枚闊卵形粉紅花瓣,花瓣的背面呈白色。(如下)
雄蕊6枚,花藥白色,兩岐如竹蜻蜓狀。雌蕊一枚,比雄蕊稍長,柱頭不規則也不明顯的三裂狀。(如下)
花雖小,也會引來螞蟻或蜜蜂等昆蟲來採蜜。但更神奇的是每天花開花謝,一個花序連續可開小花好多天。(如下)
我從山上帶回來移植的幾個花序梗已開花第20天了,還不知能持續多久?(如下,小花左側即是前幾天開過的殘花痕跡。)
吊竹草,在他適合的地方恣意生長,自在存活。好像說:我不管別人眼光,不管你說我是名花或野草,不管你說我漂亮不漂亮,我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