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鹿村是我每天晨運必經的卑南族原住民部落,是個常可見原民圖騰和拙古藝術氣息的純樸小村,尤其是巴拉冠。
巴拉冠是社區活動中心兼具各個季節祭典與青少年訓練場所。
地點位於初鹿一街與二街67巷三角窗,構建於1997年的建築物與外牆的裝飾頗具可看性和藝術價值,是我經常帶朋友親臨欣賞或推薦的鄉村隱藏版景點。
其中木雕部分,是由在地原住民木雕家哈古和初光復所創作。
當然是以卑南族圖騰和文化背景為依據。
在族人特徵臉譜及狩獵生活和歡樂祭典場面的呈現,除了好懂也甚具原民藝術風格。
至於說到陶燒拼貼的外牆,我就與有榮焉囉!他是我朋友~陶藝大師廖光亮所創作,有所本的訴說卑南族的祭典及生活文化特色。
其一:自日治時期開始的盪鞦韆活動,由四根高大的竹子撐起的鞦韆架,盪得越高,在祖靈庇護下運氣越好。(如下)
其二:刺球活動,誰先刺中由葉子包著豬肉年糕的球便象徵來年好運將跟著他。(如下)
其三:收穫祭。
其四:青少年練膽及狩獵的猴祭,青少年持弓箭瞄射草紮的猴子。(如下)
其五:年初的大狩獵祭,可對照圖二,中央有火堆,火堆旁有巨木長老座位,是否有所本?(如下)
其六:青少年訓練活動及除喪活動。(如下)
其七:卑南族特色之盾牌舞。(如下)
其八:成年禮,象徵父母的耳提面命諄諄教誨交付責任。(如下)
小小村落有此文化特色之藝術展現,而且只要徒步就能走過這道我朋友做的藝術牆,真的是可喜的小確幸。想看看嗎?初鹿一街與二街67巷三角窗。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