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早晨,帶領三十幾個老頑童(退休同仁)從事台東縣文化處的藝術種子教師培力活動,預計當天到三個具有特色的社區文創工坊參訪體驗,了解故鄉周遭的社區營造及藝術工坊,期能日後為推廣工作盡一份心力,也順便給大家一天放鬆的文化之旅!
由車窗望出去,東海岸是陰天,天不藍、海不碧,但也不冷不熱不潮濕,正適合我們這群加起來超過兩千歲的老頑童活動旅遊,連帽子、洋傘都可免了。(可別以為我們就只有年紀大,文化處、水利會、林管處、東管處、、、的志工、解說都是這類老頑童啊)
沒一會車抵都蘭社區巴奈達利功坊,原住民生活藝術家~80歲的頭目巴奈,也是樹皮衣達人和美麗的解說員兼講師已經在工坊門口等待了!
大夥進入展示區先參觀樹皮衣、帽藝術作品、原住民傳統農漁器具收藏品,再聽美麗的講師講述樹皮衣的歷史與製作要點。
(居然可做出樹皮白色婚紗,而且純天然)
(那個海陸仔就是我,有照和沒照一樣)
(構木,樹皮衣主要來源)
簡介之後,便一人一鎚開始捶打一段構木,親身體驗樹皮衣的捶打製作。
一時扣、扣、扣聲音四起,不絕於耳,大家敲的不亦樂乎,我還和講師建議應該同時播放原住民舞蹈音樂提神助興,有節奏比較不會累!
當然,時間的關係不可能槌出一件衣服,每個人的小木段約可槌出A3、A4大小的方形樹皮!
(當80歲的頭目遇上90歲的大師)
經洗淨風乾後可做筆筒、花器等的表面裝飾。
樹皮衣的行程告一段落後,已是午餐時間。車停後讓大家驚訝不已的是:餐廳太高檔了!美娥餐廳是全國知名的東海岸海鮮餐廳,團體活動少有這種規格,真是該給主辦單位按讚!
除了環境菜色一流外,同為鄉親的老闆娘還每桌送一壺椰奶,人親土親,真好!
(美娥老闆致意)
(門口一株棋盤腳開花了)
下午的行程,首先來到另一個原住民藝術重要據點~九鳥陶燒。位於新班鳩村的九鳥陶燒,是由排灣族藝術家廖光亮先生於2002年創立的手工製陶工作室,有瓦斯窯與少見的柴燒窯,傳承原民文化及致力藝術創作。
主人先熱情以自己手工拉坯製作的茶杯請大家喝茶,並參觀多年來累積極收藏的陶藝作品,隨即簡報工坊的歷史沿革與作品理念,尤其是自行研發的釋迦樹枝、漂流木、甚至小葉蔓澤蘭所產生的灰釉特色,在群山包圍中,環境非常宜人,氣氛甚好!
簡報後,由阿亮老師親自指導捏陶,大家又一人一丸土玩了起來。有人專注、有人歡笑、一屋子頑童。我,當然還是拿著相機隨侍在側,為大家服務!
(九十大師赤子心)
體驗捏陶期間,我們的國畫大師除了捏了幾條魚技驚四座外,還在陶板上作畫,大出鋒頭,甚至阿亮老師還親自打燈為他照明,大家都與有榮焉!
(大師風範)
本會另一位台灣工藝家~藺草編專家鄭梅玉老師也是好厲害,捏了一頭可愛的山豬!
捏陶活動時間很快過去,雖然有許多夥伴都還意猶未盡,但也不得不結束以進行下個行程,參訪社區營造全國著名的績優社區,也是茶鄉~永安社區。可是,此時天色漸晚,又有點快下雨的感覺,所以只選一個定點活動。
新元昌紅茶文化館,是台東茶業之父溫增坤先生,於民國55年奉政府之命到台東永安村開創及推廣種茶,製茶事業,原種植阿薩姆紅茶,後因時空轉變,改種翠玉、金萱、烏龍等產值較高茶種。最近因應潮流,後帶又將原製茶場轉型為文化館,致力推展製茶文化及觀光,結合社區其他特色資源,將社區營造與文化推向全國。
參觀完工廠,了解永安製茶歷史,還有整個製茶流程之辛苦後,對茶葉更加肅然起敬與珍惜!由種直到收成到製成茶葉,在台灣成本至少要800元一斤,那市面上一斤只賣3,5百元的茶葉哪裡來?
大家在品嘗新的主力產品~紅烏龍後,整天的活動便要暫時畫下句點;只有一天,深入的了解或體驗三個社區文化已屬不易。台東還有許多精彩的社區文化或文創產業待推廣、值得推廣,也待我再努力協商爭取,給老頑童們更多優質活動,也給他們有為推廣優質社區藝術文化出力的機會。
圖文:林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