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捲,台灣人慣稱"潤餅",是清明節的傳統食物,平常也有專賣店,年輕人不了解了,以為他只是眾多小吃項目之一。而因為普通家庭不常做,甚至一年只在清明節到傳統市場買些潤餅皮回家包春捲過節(平常市場也沒人賣),所以潤餅皮的製作功夫會的人不多,只有些傳統老店在清明節出來做生意,可以說已經在一般家庭裡失傳了!
那我們為何斗膽敢辦這個研習?嘿嘿!我們有張王牌,會員中有位家學淵源深厚,本身亦有40年製作經驗的郭昭巖老師,可以擔任講師指導,還有什麼更好的理由?
今天(0321),我早上8:40第一個到陳忠正老師家(他是本縣名志工,家裡也當志工聚會所),他已經在廚房忙進忙出,煮燙各種他後院自種的有機蔬菜了,等下要餵飽將近20人的肚子可不容小覷。後來郭老師也到了,和他會勘後發現,爐具不對,連我借來的快速爐也不夠寬口,沒提前做裝備檢查錯了!(這點可當日後辦活動的借鏡)還好,廚房的爐具有一邊可用,便把它拆卸下來和我的快速爐交換,暫解危機。
人員到齊了,活動開始。郭老師先講解麵糊的調製,中筋麵粉(粉心粉)和水的比例大約1:1(但要視麵粉品牌和濕度憑經驗應變)。在冷水中加點鹽和油,慢慢加入麵粉(最好篩過)抓勻,使之沒有小結塊,然後再蓋起醒麵至少兩小時。
現場已有郭老師前夜專程準備好的另一份麵糊(真感謝),就利用示範抓起麵糊的手法~先從邊邊右旋擰抓一把再用虎口截斷,然後在手上甩成球狀。說時容易,做時難啊!
鍋熱了!是以烘乾而非油煎的方式完成。把麵糰接觸鍋底旋抹輕壓成圓形
再把麵糰拉起,稍為重整,準備下一張
餅皮邊緣乾了,即由助手以兩手輕輕拉起再上下顛倒倒放一邊,也不可堆疊太多張,以免沾黏。
還是有問題?再來一遍,下麵糰
旋抹輕壓成圓
拉起麵糊
手掌撈住收回
甩勻整理
助手收起餅皮。
OK了嗎?由會員輪番親自體驗,郭老師笑說,做不好沒關係,瑕疵品等下可煎成蛋餅當午餐。
架式十足者有啦!
但是,不經幾番磨練,哪有那麼容易,當然是笑場連連,拿去煎蛋餅者多啦!
你看!
再看!
看得郭老師哭笑不得,只好親自操刀,收拾殘局,否則午餐就有問題了。一旁秋菊阿嬤也煎起大大一鍋的蔥花蛋,預備作為包春捲的材料。
課程差不多了!大夥親手用良品自己包春捲吃,試試戰果,填飽肚子,也為下個月清明節勾勒盤算。
嚐了之後發現:陳老師未免吃得太養生啦!他準備的青菜居然都沒放鹽!於是秋菊阿嬤趕緊又炒了一盤稍鹹的豆干來調味。並且開始把瑕疵品加工煎成蛋餅,
而煎好的蛋餅也確實好吃,幾乎是秒殺一空,大家在心和胃都十分滿足中結束這場研習。自己買麵粉多練練吧!離清明還有一段時間喔!也在此謝謝郭老師的義務指導!
圖文:林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