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漂洋過海來台的外來植物,最近幾年常在公園、校園、庭園或圍籬可發現他們的蹤跡。而且,十之八九的人遠遠見了他們都會說:"紅粉撲花和白粉撲花!"。說對也對,說錯也錯,遠觀像一顆一顆的球狀粉撲,因此都可以籠統的叫做粉撲花;細看之下,他們和被稱為紅粉撲花的凹葉合歡有著明顯的差異。這紅白姐妹就是紅絨球(美洲合歡)和白絨球(白花美洲合歡),花形比紅粉撲花(凹葉合歡)要大了一些。
美洲合歡是豆科含羞草亞科粉撲花屬的落葉灌木,株高可達2~4公尺,主幹直立但有許多斜升或下垂的分枝,分枝多且能開花,盛花期時花團錦簇、花開壯觀。
他們的葉是二回偶數羽狀複葉,大葉各兩片互生,小葉對生。小葉為有點歪的長橢圓形,先端小葉較大,長可達5~6公分,寬可達1.5~2.5公分。其它小葉當然便小了一些,愈裡面愈小。小枝條和葉都上披柔毛。
觀察之下,紅絨球的小葉6~10對(6~7最常見),表面呈有光澤之綠色。和凹葉合歡的3片小葉明顯不同。
而白絨球的小葉大都4~5對,葉色深綠一點,葉脈較凹陷但顏色淺而明顯,表面看來粗糙些。
他們的花呈球形徑約8公分,和凹葉合歡(紅粉撲花)的半球形有一定程度的差別。
未開之花苞一顆顆腋生或頂生,感覺起來比凹葉合歡的花苞要更密集點,
紅絨球的花苞成熟時像紅釋迦,
白絨球的則像綠釋迦。
其實,他們的花是由許多小花組成。和其它粉撲花屬的植物相同,花序是由數十朵小花組成的頭狀花序。
小花苞開放時先吐出捲曲絲狀雄蕊,再伸直形成球狀粉撲。幾乎全年都可開花,盛花期為夏至秋季。
花萼鐘形,先端5裂,紅絨球為紅色,白絨球則為淺白綠色。
至於他們的果,我只見過白絨球的果。是扁平莢果,長約6~12公分,最寬部分1.3公分左右。
我問過有種植紅絨球的朋友阿富,他也說種了許多年從沒見過莢果,為什麼會這樣?是紅絨球在台灣很難結果嗎?還請諸位先進朋友幫我解疑。
本來是要等拍到紅絨球的莢果才甘心的!過了一、二年都沒找到,前幾天到宜蘭棲蘭山莊旅遊時見了幾株花開漂亮和櫻花爭艷的紅絨球也沒找著莢果,才暫時死了心,等有緣再說吧。
不過,日後你見到他們可別叫它紅粉撲花或白粉撲花囉!記得,花呈球狀的是紅絨球或白絨球。紅粉撲花是半球型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