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原產於中國大陸,引進台灣約有一個世紀,有許多人種植於庭園或圍牆邊。他好種又好用,有樹上疏菜之稱,主要是吃它春天長出的新芽,可以算是半個野菜吧!一般的料理方式是:拌豆腐、煎蛋、煎餅、蒸魚或者做沾醬。也許有人不習慣他的味道,但也有許多人喜歡;我就覺得香椿煎蛋是不錯的選擇。
前天,和秋菊阿嬤邊散步邊採野菜~龍葵,鄰居謝校長和夫人見狀說:『採野菜嗎?我家有香椿和過貓可以來採,要不要?』當然是欣然接受囉!
清明之後約15天(穀雨前),是吃椿芽的最佳時節。所謂:『雨前椿芽嫩無比,雨後春芽生木體。』正是當下啊!(其時我自己也種了香椿,可是還小,不成氣候)
回家後,事不宜遲,立即處理香椿煎蛋。(理由:久放會讓香椿的亞硝酸鹽有所增加)
椿芽洗淨晾乾,在準備三個山上王大哥自產的優質有機雞蛋。
椿芽先灑些鹽,以雙手輕輕按揉約1分鐘,讓他軟化。(理由:這樣會好切成末,也無須再調味。)
(如果你擔心亞硝酸鹽,可以先以沸水汆燙再瀝乾。
自然農法的香椿應沒問題,大規模種植施氮肥者才會提高亞硝酸鹽,但是只要不每天大量食用都OK,任何食物都一樣吧!)
軟化椿芽之後將之切成細末。(理由:不軟化他則刺牙牙的葉子難切又難以和蛋液均勻混合。)
接著當然就是蛋打勻後加入切好的椿芽再攪和成均勻的椿芽蛋液。
以適量的油(要可以滑動鍋中煎蛋為原則)熱鍋後倒入蛋液,並以工具輔助撥平整圓,
中大火煎約2分鐘則差不多可翻煎另一面了(其間可搖鍋子,滑動煎他。)
兩面煎到金黃便可起鍋了!你是整片上桌或花點巧思切片裝飾後在上桌,就看你自己了!
希望這篇分享還來得及提醒你把握當下,享受穀雨前細細嫩嫩又香香的椿芽。
如果超過一點時間也無妨吧!只要是椿芽就好,當作野菜,當作春菜均可。
也許,你還會感受到老榮民杯杯們濃濃的鄉愁哦!
實做、口述:徐秋菊 攝影、整理:林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