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丁蒸肉與生竹筍的處理◎:台東本地人常戲說:『台東有三包,東河包、卑南包、還有電力包』。我往返市區都要經過卑南包所在,經常有觀光客大排長龍。他的筍包是長賣熱銷產品,前幾天見到排隊人不多,秋菊阿嬤問我:『要吃嗎?我下去買幾個。』我搖搖頭,說:『我不怎麼喜歡發麵厚厚的感覺,何況,小孫子DEBO是個十足的飯人,無飯不歡的飯人,算了吧,他也不便宜呢!』秋菊阿嬤想了想,說:『那改天若看到便宜筍子,我做筍丁蒸肉給你們爺孫享受,一定不會輸給他的。』
沒料到,第二天就心想事成了。兩人在大賣場發現特價的烏殼綠竹筍一枝才賣35元,質感還不錯。秋菊阿嬤說:『他雖不如小綠竹筍的細嫩,但依然鮮甜爽脆。除了做涼筍沙拉較遜色外,煮湯、炒、煮粥、蒸肉都很好。』當下便選了兩枝,很大,剝殼後每枝還重約500克,可以做好幾道料理,划算,吃筍子季節到矣!
回家拿出筍子要整理時,秋菊阿嬤問我:『你大概不知道筍子要怎麼處理吧?』,當然是搖頭啊!
他接著說:『我先告訴你筍子的處理好了!以後都可以這樣做。
除了煮湯外其他最好都先汆煮過再分裝。第一:筍子自割取後便一直老化,先汆煮過可保質感。
第二:一餐吃不了那麼多,分裝冰存方便炒、蒸等料理。
第三:能稍除可能出現的青味或苦澀。』
如果在傳統市場買筍子,攤商會幫忙剝殼處理,大賣場則不會。
自己剝殼時讓凹彎處朝上,深深地直劃剖一刀。
如此,則可方便地剝去幾層硬殼,直到現出白白的嫩肉。
(買筍子要選頭圍較大者,剝殼後肉會較多。)
再反轉削去頭部硬皮部分。
把它處理得乾淨白嫩,筍子就是要細、嫩或脆啊!
要汆煮它時先對剖成半比較容易。
筍子入鍋,加入恰淹過筍身的冷水,
接著上蓋(全程不可掀蓋),大火煮到滾(聽聲音感覺)再轉小火煮約15分,
然後關火利用水溫再燜(省瓦斯),至稍涼便可取出料理或分裝。
底下,可以開始筍丁蒸肉的烹調了!
秋菊阿嬤取出他的豬肉商朋友阿華幫他調配的絞肉350克(豬肉商都知道怎麼配能軟滑不澀),
和青蔥四枝,剛煮好的筍子250克。(只用圖中的半枝)
一邊轉身跟我說:我要一個蛋、鹽、醬油、胡椒粉、米酒,當調味料,同時,你也幫我把絞肉再剁碎些。
接下來就不猶豫地在料理台上把青蔥切珠,半枝筍子切片後再切成丁。
絞肉剁好由她接手後,她先在沙拉碗中摔了一會,
打入一個蛋白,再以鹽、胡椒粉、米酒、醬油、調味拌勻後置入青蔥和筍丁,
再滴入些香油增香翻拌均勻,
裝於適當容器中,便可在水滾後入鍋蒸之(電鍋或爐火皆可,電鍋大約20分鐘)。
蒸熟之肉色當然泛白,而且,以筷子插入感覺裡面是硬實不軟為判斷依據,便不會失誤了!
裝盤之後,看了金黃色湯汁,我想DEBO一定會喊:『我的飯要攪肉汁!』也一定會多吃一碗飯。
脆爽鮮甜的筍丁,配上香濃Q彈、順滑不澀的蒸肉,真是純樸的極品,我要吃飯,不要包子!
更幸福的是:我冰箱裡還有筍子,燙好的筍子,期待其他料理的筍子!
實做、口述:徐秋菊 攝影、整理:林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