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A_5012.jpg-1.jpg    

◎紅烏龍滷肉◎週五,也是阿公阿嬤日。當天,秋菊阿嬤在FB上分享小孫子們午餐時迷人下飯的紅烏龍滷肉照片,引起不少朋友好奇詢問,希望能知道工序。秋菊阿嬤說:『上次活動在鹿野龍田的聚餐中,有一道類似的紅烏龍滷肉,同仁們都訝異於他的顏色,懷疑有添加色素,我告訴他們沒問題,是茶的天然顏色,也答應做出來並分享作法,不如就明天再做一次吧!』 

  

15A_4935.jpg-1.jpg  

週六早上,要做這料理前,秋菊阿嬤告訴我:『我的紅烏龍滷肉,工序、配料、調味可能和別人並不相同。是藉著對食材的了解和經驗所得,用普通家庭非專業的小爐小鍋以最簡單、可行、合理的方式完成呈現美味的他。期望拋磚引玉,每個人清楚道理後都能變化出自己的紅烏龍滷肉。』

page3.jpg-6.jpg  

 又說:『發揮你的專長,在我備料時你先去泡一壺約500CC的紅烏龍吧!小孩要吃,我不想把茶葉放進鍋子滷,我覺得會煮出茶鹼,而且茶葉渣會亂了視覺。』 

其實加紅烏龍、錫蘭紅茶、伯爵紅茶、英式紅茶、、、等都可以,主要在替代不健康的焦糖,漂亮滷肉的顏色和口味。香氣倒是其次,經過長時間的滷煮,若說一點點茶葉還能呈現濃濃香氣,那也太誇張了!別信。
15A_4949.jpg-1.jpg

週六晨運,順便從鄰村豬肉攤選購肥瘦適中的五花肉800公克,秋菊阿嬤說:『家裡沒青花菜,還好有你昨天在大賣場買的特價一把拾元的青江菜可派上用場,大青蔥一隻、蒜瓣6個、冰糖少許(讓滷肉表面晶瑩)。

『加上紅烏龍茶和朋友帶來尚未上市的手工釀造醬油,是主要材料。』『調味料除了醬油、冰糖外還要準備米酒(可用紹興酒,若有)。』

15A_4953.jpg-1.jpg

材料、配料、調味品都打理好了,秋菊阿嬤才開始動手。豬肉先切成約2公分厚的長方塊備用(可請攤商處理)。

15A_4956.jpg-1.jpg

接下來動鍋,撇步也來了!一點油爆香蒜瓣後入炒五花肉至顏色全部泛白(定型並鎖住肉汁)。  

page1.jpg-1.jpg

接著移到適宜鍋中並調味,冰糖、醬油120~150CC(品牌鹹度不一),

page1.jpg-2.jpg

米酒100CC、烏龍茶約400CC(或茶葉5公克加等量水),

page2.jpg-3.jpg

至淹達豬肉的八分滿,置入青蔥、上蓋、開大火煮他,

page2.jpg-4.jpg

水滾後轉小火續燜煮,期間要幾次掀蓋翻拌,使受熱和上色皆均勻。

15A_4983.jpg-1.jpg  

小火約煮50~60分,試軟Q程度決定起鍋時間。

15A_5001.jpg-1.jpg

雖然是自己吃,還是講究些擺盤吧!100CC的水加一點油、鹽煮沸後油水炒青江菜至綠色菜葉變軟(保色保鮮脆,或汆燙青花菜) ,

15A_5000.jpg-2.jpg  

旋即視盤之大小鋪排青江菜,再舀適量滷肉入盤,

page3.jpg-5.jpg

晶瑩紅潤、香雋樸鼻的滷肉,在鮮綠的襯托下益顯銷魂懾魄,無敵下飯美味沛然莫之能禦。

15A_5017.jpg-1.jpg

遇見他,只好說: 『投降吧!多運動就是。』

15A_5009.jpg-1.jpg  

小家庭也能取少量擺盤,辣椒、青蔥切絲泡冰水可令捲曲有型來裝飾。  

15A_5044.jpg-1.jpg

或許,你知道的做法不盡相同。烹割之術,並無一定死板之套招。要憑乎累積的功夫和慧心,隨狀況應變。動鍋鏟時,不可瞄著書上量著一匙半匙、盯著鐘錶計著一分半秒,盲從僵化無主見。

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

15A_5033.jpg-1.jpg    

  實做、口述:徐秋菊               攝影、整理:林茂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