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_1175-1.jpg

過完農曆年後的某個春天早晨,前院的梅樹下竄出了一株瓜類的小苗,應該是小鳥的傑作。當時實在傻傻分不清,只知是瓜類,不確定是南瓜、絲瓜、冬瓜、蒲瓜或什麼瓜。心想,反正他生長的位置沒帶來任何不便,就靜觀其變,不把他視同雜草拔除,給他機會吧!

DSC_9889-1.jpg

他長得好快,幾天沒注意便就近攀上梅樹,粗壯枝條繞爬樹稍。再沒幾天他開花了,開出淺黃色五瓣花冠的花朵。啊!不是南瓜,南瓜的花色較深花型較大;也不是蒲瓜,蒲瓜的花是白色。那就是絲瓜或冬瓜了!幾番抬頭尋覓找到幾朵母花之後,心底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由於母花下方的子房是佈滿長毛的橢球型子房,確定他是冬瓜不是絲瓜。喜的是冬瓜比較不怕蟲害收成有望,憂的是冬瓜體積龐大梅樹是否撐得注重壓?(如下)

A17_1258-1.jpg

   

冬瓜,瓜科冬瓜屬,以捲鬚攀附他物的一年生攀援蔓性草本。 

DSC_9937-1.jpg  

其實,我應該早些就可以判斷,如果夠仔細用心。冬瓜的莖、葉梗、葉背、花梗、花苞、花萼等全株都披滿長毛。(如上、下圖)

DSC_9914-1.jpg  

而絲瓜就比較光滑,僅是有時帶點細短絨毛。(如下)

page2-1.jpg

冬瓜的葉成5~11裂或角稜的闊卵形,長10~30公分、寬12~25公分,裂片先端尖銳,兩面皆有長毛,尤以葉背為甚。絲瓜之葉的形狀大小都很像,但正中央下方的裂片顯得較長其餘淺短裂,且絨毛較短。(如下)

page6-1.jpg

和許多瓜類類似,花是雌雄異花,雄花多而雌花少,雌花花冠下方有子房。冬瓜的雌花雄花花冠都是黃色的五裂花瓣,徑約7~11公分。裂片為長卵狀,先端微尖。(如下)  

A17_1281-1.jpg

雄花在葉腋單生,花梗很長,約4~11公分。(如下)

DSC_9930-1.jpg

絲瓜的雄花則為多朵的總狀花序,不同時綻放,明顯看到有多數小花苞簇生,隨時輪流展開。(如下)

page3-1.jpg

冬瓜的雌花花梗就較短,約2~4公分,因為還要容下橢球型子房吧!絲瓜的雌花花梗較長,子房也呈長形。雄花雌花花萼筒都短,壺狀,長僅約0.5公分。花萼裂片是五枚披真花萼裂片是五枚披針形,先端銳尖向下反捲。絲瓜則花萼裂片緊貼花瓣。(如下)

page7-1.jpg

雄花的雄蕊三枚,花絲花藥呈不規則細曲線狀,先端擴展糾合成一團(如下)。

DSC_0115-1.jpg

雌蕊花柱短,三枚柱頭,顯得比雄蕊單一又肥胖。(如下)

DSC_0124-1.jpg

授粉後果實呈長橢圓形,初期表面綠色,上有白色斑點及茸毛(如下)。 

DSC_9892-1.jpg

而後漸漸綠色退去,轉為粉白。(如下)

A17_0633-1.jpg  

1、2、、、、10,我點了點,總共10顆冬瓜果實掛在梅樹上。(如下)

A17_0787-1.jpg

雖然饒富趣味,亦有觀賞價值。(如下) 

A17_0648-1.jpg 

但也不免擔心,每顆會重達好多公斤的冬瓜是否會壓垮梅樹,或者枝條撐不住而摔落地面碎裂。(如下) 

A17_0784-1.jpg

他真的是可以用一眠大一吋來形容生長速度,8月24~25日白鹿颱風過境,慶幸沒直接登陸,也沒造成傷害,僅有一顆輕落地面,其餘安好。(如下)

A17_1174-1.jpg

同時期,冬瓜表皮開始鋪上一層似白粉的東西,我想,是不是表示他們成熟了!(如下)

A17_1114-1.jpg

九月八日,晨運走到初鹿村莊,請教賣菜的阿桑,他說:冬瓜不用等到毛掉光,上了白粉就能採收,而且更能久存,他還有去年摘的冬瓜呢!(如下)

A17_1170-1.jpg

冬瓜夏季採收,可以吃到冬天還不壞,據說這是因此稱為冬瓜的原因,姑且信之。(如下)

A17_1171-1.jpg

隔天,九月九日,好日子,立刻將九顆冬瓜採下。(如下) 

A17_1173-1.jpg 

連同先前颱風吹落但未損傷的一顆,總共十顆(每顆約6~7公斤),排好拍團體照,作為小鳥幫我種冬瓜事件簿的圓滿結尾。(如下)

PS:急忙切開一顆,取了一塊做干貝醬滷冬瓜,太讚了!香醇味美,還吃來心安理得,滿心感激,容下篇再續。

A17_1248-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