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健行路僅5~6公里之譜,本來計畫兩小時內走完,可是途中太多美好畫面吸引我們流連駐足而超時。沒有難度的路卻多用了30分鐘,難道說克服美的誘惑就是難度?或者說,時間就是要花在美好的事物上?
早晨由金崙市區轉東66縣道,到大武山生態教育館前停車並請教路況,果然如我猜測橋通了路自然也應完工才對,我計畫的環狀健行之路暢通無礙,上過化妝室即往館後上方出發。(如上)
雖然金崙溫泉村的紅色拱橋~虹橋就在身旁,那是我們等會兒的出口。有點好玩,他屬於太麻里鄉,而我們所前往距離的兩公里多的另一座吊橋卻是屬於金峰鄉的歷坵村。所以是雙橋也是雙村間之健行。(如上、下)
途中車少,民宅或民宿頗有特色,也遇上幾位反向走來的銀髮族觀光客,氣氛顯得一派悠閒(如下)。
溪邊見到好似挖溫泉成功的一處工地,是即將圓了淘金夢?(如下)
走了1K左右,一處大轉彎前處歷部落地標,ㄟˊ ,歷坵改成魯拉克斯部落,這也是近年原住民社區或個人流行的現象~尋根正名。(如下)
還沒正式進入社區前,遠遠看見跨在金崙溪上的紅色吊橋了~魯拉克斯吊橋,我們的目標,還要1公里多。(如下)
再走了數百公尺又一大轉彎,過彎後眼睛為之一亮,連綿數十公尺的擋土牆上有著鮮艷奪目的壁畫!!!(如下)
這下可好!有得流連有得拍了!!!(如上下)
壁畫以原味純樸的手法描述(如上下)。
呈現排灣族圖騰、服飾、生活方式、人文特色,見一個歡呼一次。(如上下)
似乎我們也感染呼應了原住民樂天的個性,同時也樂天地耽擱不少時間。(如上下)
最終還是要開拔進了社區。(如下)
依然原味十足中吐露藝術氣息。(如下)
社區中心,原先是國小,現已裁撤,土地房舍交由社區發展協會經營運作。(如下)
稱為小米學堂,承接觀光客或團體預約做文化導覽、課程體驗、手工藝製作、風味餐等服務。(如下)
當然,其中裝置藝術和壁畫之類還是很有看頭。(如下)
還要特別說明,此地除了教室後有洗手間外,戶外操場還有建置兩個貨櫃屋洗手間方便遊客使用。(如下)
環境再美,終究要離開,也耗了不少時間後和小米學堂說再見。(如下)
走出部落,再向南數百公尺,總算抵達今天的重要目標~魯拉克斯吊橋。(如下)
2009年的88風災把此地原有1955年建置的吊橋沖毀,經過政府及民間的合作爭取才在2017年9月建好新橋,歡喜開通。(如下)
魯拉克斯吊橋,顧及景觀,具現代化與原創設計,如彩虹跨越金崙溪。(如下)
早晨正好在吊橋的西面,逆光不好拍,那就過橋去吧!!!(如下)
過了橋,果然順光鮮明多了!(如下)
一陣捨不得離去的拍攝,又消磨許多時間,兩人才不得已相互催促,該走了!!!(如上下)
往回走,就走在有遮陰的山邊了!(如下)
沿途皆是水泥路面,兩邊除了溪谷、山壁還有釋迦園、南瓜田和頗有味道的蘆葦。(如下)
迂迴盤升又下降後見著一棵大榕樹,驚訝榕樹居然也會形成板根,好奇在什麼心理下他會被逼得長出板根 (如下)。
過了榕樹不久,坡度變緩,走過丹堤溫泉會館大門。(如下)
再沒幾步路即看見紅色拱橋~金崙溫泉虹橋。(如下)
我們的車,在橋的那頭等著。(如下)
時間雖然超過預算一些,還只是11時出頭。到金崙村內那家吃麵要掛號等叫號的鼎倫牛肉麵午餐後,再沿漂亮的南迴公路回家,又是兼顧身心愉快的半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