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_3868-1.JPG

在山林間活動常有新鮮的發現和驚喜,這也是他迷人的因素之一。例如這幾天首次拍攝記錄到的小昆蟲~脈葉龍木蝨和他特殊造型的蟲癭,以及他的寄主植物~九丁榕,有探索之樂趣也有長知識的喜悅。

A20_3896-1.JPG

起先,在初鹿後山晃蕩順便找入冬而稀少的昆蟲時,發現山壁某植物樹葉的葉緣長出一顆顆像水餃也像蚌殼的東西,觸感是硬的,是裡面有蟲卵或住著小蟲嗎?(如下)  

A20_3297-1.JPG

有單顆的、成雙的或一連串的,奇特又詭異。(如上下) 

A20_3294-1.JPG

再看植物的葉子,長橢圓形,有明顯托葉,葉脈清楚,還沒見花果所以一時間也不清楚是什麼植物。(如上下)

A20_3336-1.JPG

A20_3301-1.JPG

過兩天再上山,發現有些蚌殼或水餃表面由黃綠轉呈紅褐色了。(如下)

A20_3333-1.JPG

隔天再上山,看見幾個蚌殼打開已蟲去殼空,留下門口一件半透明的白色蛻衣。(如下)

A20_3737-1.JPG  

A20_3813-1.JPG

拍到一隻很小的成蟲,有點像葉蟬也有點像飛蝨,可是難以確認。加緊查詢探索力度,才經由網路資料及高手指點得知植物是九丁榕,小昆蟲叫脈葉龍木蝨,那水餃或蚌殼就是他的蟲癭,所謂癭,是指植物受昆蟲或其他生物刺激產生的變異增生組織,可能在葉、莖、果實、花朵上產生,通常用來孵育保護下一代,因此有昆蟲的育嬰室之稱。(如下)

A20_3869-1.JPG

第四度再上山,總算拍到比較多的成蟲,但若蟲比較少見,因為他有時躲在蟲癭內蛻殼再出來,而且蛻殼時間短,不若蛻完殼會待上幾個小時晾乾翅膀等身體顏色變深,因此時間沒抓好若蟲就難得一見了!(如下)

A20_3872-1.JPG

脈葉龍木蝨,是半翅目榕木蝨科龍木蝨屬昆蟲,寄主為九丁榕,成蟲體長僅約0.5公分,翅長超過身體。(如下)

A20_3914-1.JPG

蛻殼前的若蟲長相可愛,粉綠色腹部圓胖,已見雙眼和觸角。(如下) 

A20_3926-1.JPG

剛蛻殼時的成蟲動作緩慢,腹部拉長,翅膀和觸角都透明,身體淺粉綠褐色斑紋還不明顯。(如下) 

A20_4103-1.JPG

數小時後粉綠色身體顏色變深,幾乎長達體長的觸角出現六深六淺段落,翅緣翅脈也轉為褐色,再成熟些則身體和腳也會變褐色。(如下)

A20_4117-1.JPG

成熟後胸部變深褐色,原粉綠部分會轉為黃色條紋。(如下)

A20_4119-1.JPG

若蟲蛻殼為成蟲的時間點不容易把握,等待好久才拍好一小段,附在底下和大家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新中OB 的頭像
    新中OB

    台東茂仁秋菊阿嬤的庭園廚房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