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際散步經過卑南遺址公園展館前的斜坡時,目光一定會被幾株大型灌木吸引,一大坨一大坨有著密集小花的艷紅花序,聲勢浩大毫不含蓄地綻放在枝頂,遠看有翠綠樹木著了火的意象,難道這就是火筒樹名稱的來源?走近細看,大片鮮紅色花序上面開著朵朵小白花,又有綠色小圓果點綴,真像聖誕節卡片,夏天裡有聖誕節的顏色和繽紛的庭園樹。(如上下)
火筒樹是火筒樹科火筒樹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可長到2~6公尺。主幹直立表皮灰褐色,但直立或斜上升分枝極多,分枝褐色表面有縱紋,無纖毛也非攀緣植物。據資料記載,他心材很大又富含水分,古時原住民取其樹枝生火不易,因此有番婆怨之別號。
雖然大片艷紅花序、白花、綠果帶來極高的觀賞價值,可是在台灣僅生長於台東和屏東的濱海低海拔山區或河谷,其他少見。據說他是極挑剔的陽性植物,若被大樹掩蓋而陽光不足便難以存活。(如上下)
環境若適合則他全年可開花,五月起會進入盛花期,紅趴趴一整大坨的如火花序是他的特徵。大有大的美,小有小的奇,紅有紅的艷,綠有綠的韻,可千萬別小看他的小花和綠葉,都有值得關注之處。(如下)
先談他的葉,他是3~4回奇數羽狀複葉,所謂奇數,就是不論大葉或小葉在左右對稱的最先端都多出一葉。(如下)
他在最前端的兩回羽狀複葉都呈對生,小葉葉柄約1公分。(如上下)
靠近基部的大羽狀複葉則呈互生,另有一同科相近植物叫菲律賓火筒樹,他的葉為一回羽狀複葉,適分辨重點。(如上下)
至於葉形呢?呈先端尖的長橢圓形或闊卵形,長約6~16公分,寬約4~8公分,鋸齒緣。葉面深綠,葉背淺綠,兩面皆無毛。有5~10對明顯的側脈,葉脈於正面凹陷而於背面突起。(如下)
再談他旺盛的花吧!他的花序是接近枝頂的腋生聚繖或繖房花序,花序朝上發展,聲勢驚人,直徑可達50公分,小花苞多到數不清,豈可以百計?(如下)
他的花序梗初期是紫紅色,小花苞是粉紅色,但再發展下去全都會變鮮紅色。(如上下)
鮮紅小花苞有5裂的紅色花萼,和5枚包覆的苞片,也是紅色。(如上下)
小花一朵朵綻開,徑約0.5公分。原先的花苞片展開變身花瓣,所以他有五枚花瓣,正面是白色或粉紅色,背面和花萼則維持鮮紅。先端原來尖銳的花瓣慢慢會反捲。(如上下)
不止於此,小花還有可觀之處,花瓣展開後會發現中央有一圈白色壺狀物護著花藥花絲,還有花蜜,如同其他植物的蜜杯。(如上下)
很神奇的是,五枚雄蕊的花絲緊緊崁扣在蜜壺周圍,而花藥起初順著五個裂口彎入壺內。(如下)
後來雌蕊柱頭逐漸增長,原先緊縮套壓住雌蕊花柱的壺口被撐大,雄蕊花藥也被推出壺外張揚。(如上下)
時機到了,招來蝴蝶、蜜蜂甚至螞蟻採花蜜,就必然會碰觸壺外的花藥和壺內的花柱而幫忙受粉繁衍,大自然真是神奇。(如上下)
有數不清的眾多小花,也有數不清的眾多小果,他的果是漿果,漿果呈扁球狀,徑約0.6~0.8公分,初果綠色,熟時轉為暗紅褐或暗綠色最後轉黑,果期7~12月,因此經常有紅苞、白花、綠果同在枝頭上的繽紛景象。如果花序中多數花都結成果實,整坨整串看起來像葡萄,據說這類植物本來是列入葡萄科的,但是因為都是灌木或小喬木和葡萄明顯不同,所以將之獨立成火筒樹科。
這只有在台灣東南部才見得到的火筒樹,能賞花賞果觀葉,是相當優美又稀有的庭園樹。如果你到台東一遊,別忘了到卑南遺址公園。如果你到了卑南遺址公園,別忘了來看看火筒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