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_5703-1.JPG

日前在初鹿街上遇見騎機車兜售的賣菜姊,買了一把20元的野菜,他只知道俗稱越南菜,至於正名就莫宰羊了!問旁邊阿桑也不知其名,直說長在樹上的野菜,炒丁香或煮蛋花湯。(如下)

20230814_085038-1.jpg

莫測高深下,我憑著葉形和長樹上的越南野菜等線索追查下去,發現原來他就是我曾在某菜園拍過的守宮木啊!當時也查過圖鑑資料,確定身分,現在看到葉子卻見面不相識,可見光讀死書是沒用的。而且更驚人的是:他原產於印度、中南半島、南洋地區,嫩葉嫩枝為當地家常野菜,因此又稱越南菜、樹仔菜等。台灣於1994年引進後曾作為減肥藥,但長期大量進食會引起中毒,曾發生多起吃出肺部病變的案例,早在多年前衛生署已下令禁止販售,已無人使用。事隔多年鄉下人健忘又拿出來當野菜賣了,我趕緊把那把菜丟棄,並回頭通知賣菜姊別再賣他了。(如上下)  

_DSC4829-1.JPG

他有毒,別食用,但是當作賞花賞果的灌木還是不錯的,他的花果都非常可愛。守宮木,是葉下珠科守宮木屬的常綠灌木,莖灰綠色,高1~3公尺。小枝則為綠色,又長又細,全株無毛。(如上下)

_DSC4831-1.JPG

他的葉是單葉,但成兩列互生狀,有點羽狀複葉的感覺。葉形是先端尖的長橢圓形,長約3~10公分不等。全緣,紙質,葉柄短,僅約0.3公分。(如下)

A17_2739-1.JPG

中肋一條,側脈5~7對,葉脈於正面凹陷而於葉背突起。(如上下)

_DSC4824-1.JPG

他的花腋生,雌雄同株但異花,花都開在葉背下方往下垂,花梗長約0.7公分。(如下)   

A17_5708-1.JPG

成熟的枝葉,幾乎每個葉腋都會長出花苞,特別是雌花,一個葉腋可能有數朵花。(如上下)

_DSC4798-1.JPG  

雄花則顯得比較勢力比較單薄,每個葉腋有1~2朵。(如下)

A17_2969-1.JPG  

也可能同一個葉腋裡有雌花也有雄花,花期4~7月。(如下)

_DSC4807-1.JPG   

雌花和雄花的結構大不同,兩者都沒有花瓣,你以為的花瓣其實是花被片。雌花六枚深裂紅色倒卵狀三角形的花被片,長約0.6公分,成內外兩輪互生,狀似花瓣。雄花則六枚淺裂的黃色花被片成覆瓦狀排列,也是三枚三枚互生,但並齊合攏成圓盤狀或像一枝小雨傘,徑約1公分。(如下)

守宮木1.jpg  

雌花雌蕊扁球狀,花柱3枚,柱頭紅色和3枚內層的花被片對稱,且3枚彎弧型柱頭並攏上方齊平,好似古典圖案的窗花或家徽。雄蕊則花絲3枚,合生成短柱狀。(如下)

 守宮木2.jpg

結果時花萼(花被片)和雌蕊柱頭宿存(如下),

_DSC4792-1.JPG

果為圓球狀蒴果,徑約1.7公分,有3深溝3淺溝。(如下)

A17_5696-1.JPG

初呈綠色,後來成熟時漸轉為乳白色上佈粉紅色暈,一顆顆白裡透紅的圓果掛於葉下,可愛極了,名符其實的葉下珠。

A17_5700-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新中OB 的頭像
    新中OB

    台東茂仁秋菊阿嬤的庭園廚房

    新中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