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曾全家和一群朋友到日本東北旅遊,除了東京、橫濱,其他都在溫泉區,可說是東北溫泉之旅。整個旅程中,每一家飯店的早餐都很豐盛,又雅緻又好吃,其中一定都有煮到恰到好處的半熟的水煮蛋。蛋白熟了但軟嫩,蛋黃半熟呈膏狀,同行的幾個孩子們都很喜歡,有人一口氣吃了好幾個,直稱它叫"溫泉蛋"。其實,台灣大部分的人所稱"溫泉蛋"是指浸泡冷滷汁兩三天的半熟水煮蛋,更多人叫它"糖心蛋",或"溏心蛋"。我想,"溏心蛋"才是正解,因為冷滷汁裡沒糖,蛋黃也非甜的;而"溏"之意為"物質多液汁而不凝結",就像泥漿般半熟膏狀的蛋黃樣貌,所以叫"溏心蛋"才是吧?
"溏心蛋"的做法,網路上流傳有許多種。有先將氣孔敲破的、有先將水燒開再加冷水的、有水開了後再放入蛋的,各彈各的調,莫衷一是。真是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因為孩子喜歡吃,所以秋菊阿嬤也常做各種口味的"溏心蛋",累積了相當的經驗和心得,還是覺得用雞蛋做的一般普通口味版能博得人人讚賞。若要求好吃也好看的話,建議選用紅心雞蛋,效果較吸睛。首先,將雞蛋洗淨後置於鍋中,加水約1000~1200CC(蓋過雞蛋為原則且要有可攪動的空間),加少許鹽,少許醋。
接著開中大火,同時輕緩地、溫柔地慢慢攪動(使蛋黃較平均的固定於中央),水開就開始計時3分鐘後關火,再泡3分鐘後撈起沖泡冷水中讓雞蛋變涼。(視蛋之大小稍調關火時間,鴨蛋要4分鐘)
再來就是剝蛋了,可先將蛋都稍相互碰撞破殼呈網狀裂痕後,在水柱裡剝殼(較好剝),然後用冷開水洗過即可食用,就是我家女兒所謂的"溫泉蛋"了,直接吃或豐富一碗麵、高級化蓋飯都很棒!
至於"溏心蛋"呢?要先調好冷滷汁了,若是一般口味,秋菊阿嬤會以醬油60CC、味醂50CC、米酒10CC"、冷開水200CC調成,以蓋住蛋為主,所以要找好適合的有蓋容器,彈性增減滷汁的量了。最後灑些花椒,然後封蓋靜置冰箱兩天即成美麗的"溏心蛋",簡單否?
口述、示範:徐秋菊 攝影、整理:林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