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前偶然和東鳩窯窯主陳民富先生閒聊時,得知台東美學館每年有輔導社區舉辦生活美學相關之活動。聽了十分心動,因為和本聯誼會朝藝文生活之學習、成長、服務的方針很契合。當下就決定央請美農社區發展協會及東鳩窯申辦活動,再以本會會員補足鄉間社區人口不足之缺口,共襄盛舉。一同為振興在地文創產業及響應生活美學盡棉薄之力! 可是好事總是多磨!遲遲未能有確切時程,同仁們興致勃勃頻頻追問,也覺抱歉無奈。後來總算好消息傳來可以5月份舉行,令人振奮又期待。
詞
(館長致詞)
今天5月5日(星期六),雖然梅雨下好幾天了,居然幸運到老天眷顧賞臉整個早上未下一滴雨!起了一大早,上山到東鳩窯等候同仁及美學館主辦單位,才知受尊重而揪感心:"因為館長也會到場致詞及指導"。可我壓力也因此大增,怕天候不佳、怕同仁路況不熟而遲到!
確實讓我擔憂了一陣子!預定時間都快到了,只見十數人!頭皮發麻走下坡道到停車場一探究竟,哈!竟然將近20人聚集在停車場等待,不知何去何從?難道真是"豁裡遙望空雲山,不辨仙鄉何處尋"。立刻帶領一干人等像小學生遠足一樣,一路天真愉悅,上了坡進入會場教室,放下心中一塊大石!
大夥坐定後便請美學館館長林永發教授致詞,他期勉大家在日常生活的器物裡發現美、體驗美、創造美,並進而影響家人、朋友,一同發揚生活美學,希望有更美更和諧的社會。若有興趣,亦可繼續研習,做為推廣種子。接下來為了讓大家創作時較有方向或靈感,先行進入東鳩窯之精品展覽室,由窯主、館長解析柴燒作品的特色及燒製艱辛過程,同仁皆盡情欣賞發問穫益良多。參觀之後為防隨時下雨打亂行程,全體到門前廣場大合照後再進教室開始今天的課程。(事後證明這是明確的決定)
課程由今天的講師陳窯主展開授課,因為初學所以先捏製杯、盤、筆筒等生活器皿。講授方法、訣竅、注意事項並充分示範後,就一人一土團,開始動手捏了起來!而窯主和他的公子工藝師陳信价,則穿梭在同仁之間協助指導。其間驚呼聲、歡笑聲不斷,新鮮有趣,全都興味特濃的開心創作,彷彿又回到年青歲月!
(窯主講師傳授技巧)
富和師:『真好!我想起7、8歲的時候。』 錦霞:『我要做兩只像花的杯子!』
( 玩得高興也完成得漂亮!)
(人 間國寶?)
我說 :『惠菁!妳好厲害!做的真好!』惠菁:『我還要刻音符上去呢!』
正福師:『我要做煙灰缸!一定要有下陷缺口嗎?』
採瓊師夫婦各捏了一組對杯,誰也不輸。梅玉不愧是工藝家,做了好幾份還欲罷不能。有誰的杯子還加了玫瑰花呢?、、、、、直到午餐時間便當來了都有人不收手繼續努力!
每個人捏製完成時,窯主交代一定要簽上姓名及日期,免得日後燒好難以辨認!失去珍貴的努力作品,沒得紀念,真會是很嘔的事!至此,其實大家的作品只能算完成一半;另一半要靠窯主父子倆,選個黃道吉日花三天三夜以上的時間,柴燒到1200度以上幫我們完成!您說珍貴嗎?再度感謝美學館、美農社區、東鳩窯。
後記: (大合照時有同仁在展覽室入迷流連未能入鏡深感抱歉)
圖文:林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