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清晨微風輕拂,走在熟悉的鄉間小徑上,迎面遇見了鄰居阿嬤。她佝僂著身子,在圍籬邊一片一片的專注地採著什麼。湊近一看,阿嬤一邊熟練地採摘著,一邊笑著說:「這鵝仔菜,現在正嫩,炒來配飯,甘甘的好下飯呢!」聽她這麼一說,我也忍不住跟著蹲下來細看。
那天清晨微風輕拂,走在熟悉的鄉間小徑上,迎面遇見了鄰居阿嬤。她佝僂著身子,在圍籬邊一片一片的專注地採著什麼。湊近一看,阿嬤一邊熟練地採摘著,一邊笑著說:「這鵝仔菜,現在正嫩,炒來配飯,甘甘的好下飯呢!」聽她這麼一說,我也忍不住跟著蹲下來細看。
台灣常見的菊科苦苣屬植物有苦苣菜、鬼苦苣、苦滇菜三種。三者長得很相似,都是高可達一公尺多,莖中空直立,頂生眾多如菊花的黃色頭狀花組成繖房型花序。黃色頭狀花序徑約2~2.5公分,都是由80至百多朵兩性舌狀花聚合構成,果實也都是由長約1公分的白色冠毛帶著飄揚的瘦果,光看花和瘦果是不容易分辨的。(如上下)
在台灣很常見,被稱為青斑蝶和琉球青斑蝶的蝴蝶,其實都不屬於青斑蝶屬(Tirumala),只是斑紋類似,不管屬別,和其他幾種蝴蝶就因此全被命名為青斑蝶。青斑蝶是絹斑蝶屬(Parantica),又名大絹斑蝶。琉球青斑蝶是旑斑蝶屬(Ideopsis),又名旑斑蝶或淡雲蝶。至於真正青斑蝶屬的則有小紋青斑蝶、淡紋青斑蝶等。(如上下)
苦滇菜,是低海拔山區或荒地很常見的野菜,帶有苦味,又稱苦菜。如小菊花的黃色頭狀花,一看就能判斷是菊科,他是一年生或兩年生直立草本,春夏之間開花,過年後在晨運路上便在釋迦園中發現他的聚落。(如上下)
迎來春天之後天氣漸溫和,路邊草叢除了紋白蝶外最常見的就是黃斑弄蝶,一閃一閃黃橙顏色飛過眼前停憩低矮草葉上,那九成以上是黃斑弄蝶。雖然他的食草是禾本科,可是遊戲或休息時各種闊葉草類他也不嫌,太常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