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的一大清早,我心血來潮跟秋菊阿嬤說:『今天我們去新良濕地走走,順便運動好嗎?因為前天皇慶說那裡有荷花,應該可以賞花吧!』兩人在天色剛稍亮的五點多便興沖沖地驅車前往。
車過了鹿野,到瑞源村三叉路右轉過橋再右轉,新良濕地即在望。此時,看見北側陽光躲雲漫射稻田阡陌之上,景像太漂亮,忍不住下車先紀錄這稍縱即逝的美麗。
進了濕地轄區,對荷花之花況有點失望,花少又小,不容易取景或拍其特寫。
但晨光真是美好,還有黃花月見草和水丁香等令我喜出望外的植物可彌補缺憾(這兩種改天再整理)。
於是兩人邊走邊拍邊觀察野花,倒也愜意。
末了,不免俗的拍下一列經過的自強號列車,作為結束和註解。
回程經過鹿野街上,眼睛餘光閃見中新街字樣,突然想起有朋友在此地妙善寺拍過荷花,心裡又浮現荷花意象,
趕緊靠邊迴轉駛進中新街瞧瞧,一探究竟,三彎兩拐順著指標很容易地找到妙善寺。
菩薩保佑!果然在寺前有三大池的荷花正盛開著,
燦爛迎人,叫人心花也隨著朵朵開。
寺方更貼心的營造亭台和小橋,方便近距離的賞花拍花,真是佛心。
所以,即使像我一般普普裝備,沒有大砲型長鏡頭的加持,依然能優遊自得。
拍特寫、拍花心,
拍花兒嬌羞葉下躲、拍花瓣落葉上,
或者拍花開並蒂,
構圖取景真是方便。
在我們到之前,已有好幾個老師帶隊的攝影愛好者在場,來回穿梭取景,交互觀摩討論,人物也融入風景中。
沒有大砲?老鏡頭也不夠銳利?沒關係,有什麼材料做什麼菜,我常說的家常料理的原則。
拍荷花又何必和別人一樣?照書上寫的拍法?我離開眾人聚集的花開稠密處,
選擇邊陲,比較花稀影疏,見得水面之僻靜角落,
就在安心沒人干擾催促下,將水中倒影和真實荷花錯置畫面拍成有油畫的FU,
或者是國畫~"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感覺。
醉後,也依然不免俗,拿自己權充光影,拍個簽名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