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茄雖然是有名的多刺茄科植物,可是他要是見了擬刺茄便只有甘拜下風的份了,甚至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呢!那日,帶兩個小孫子晨運,故意帶往鄰村某個巷弄,兩個小子見了張牙舞爪的擬刺茄,大開眼界外直呼:這是甚麼寶貴植物嗎?他為什麼要長這麼多刺?
擬刺茄原產於中南美洲而在台灣被馴化在低海拔地區。他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所以遠看時花的型態和許多茄科植物的花型相似,但近看不免為他密密麻麻又多又尖銳的刺所吸引而感到好奇。
他全株的莖、葉、花序、花萼表面都有細長柔毛外還有黃色或橘色的銳刺(如下)。
鑽型銳刺又直又尖,長約0.2~1.2公分不等,比刺茄之刺還長,也不似鈕仔茄之刺有彎鉤的現象。(如下)
明顯和刺茄不同處之一是在他的葉子,擬刺茄的葉形呈羽狀深裂,而裂片又具半裂,看起來有點像羽狀複葉(如下左),對照於闊卵狀淺裂葉的刺茄(如下右),就像是裂葉昭和草之相對於昭和草可比擬。
葉柄也長短不一,約1.5~4公分。葉之雙面都被有柔毛,沿著主脈及側脈都有直而尖的銳刺(如下)。
葉脈粗而明顯,於葉面略顯凹陷(如上、下)。
而於葉背凸起,葉背之主側脈依然長有銳刺(如下)。
由側面看來,他才是名符其實的雙面刺哪!(如上、下)
再看他的花,頂生或腋生的聚繖花序,花序梗大約3公分長,小花梗則約1.5公分。花梗花萼除柔毛外都有約0.5公分長的皮刺。(如下)
將開未開的白色花瓣背上也披滿柔毛(如下)。
小花展開之後,花冠白色五裂呈星形,徑約3.5公分(如下)。
和多數的茄屬植物特徵雷同,有五枚黃色先端延長形的卵狀雄蕊花藥,雌蕊花絲彎曲細長略伸出花藥外,柱頭綠色。(如下)
花萼成杯狀,五裂或六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約0.5公分,先端尖少皮刺,但約0.4公分的萼筒則皮刺密集。(如下)。
授粉後,花瓣凋落,但是花萼宿存,而且漸肥大成包覆狀以保護漸增大的子房。(如下)
宿存花萼所保護的果實為漿果,初由綠而轉黃,而至鮮紅成熟,花萼也功成身退,凋零落去。(如下)
鮮紅而徑約1.5公分的漿果(如下左),亦是和刺茄的明顯辨識特徵,刺茄之漿果橘紅色,徑約3~3.5公分,顯然大得多(如下右)。
抓住多而直立的銳刺、如羽狀複葉之深裂葉、和鮮紅色的漿果三大特徵,就不會誤認擬刺茄為刺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