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一盤青花菜要怎麼搭配才能讓它不單調,而且在型、色、香、味上都能提升層次呢?秋菊阿嬤的建議之一是海味!而最簡單的莫過於魚丸。可是要怎麼讓鮮味融入青花菜,使他的口味更上層樓,那就要好好思考他的處理方式了。
青花菜是市場長賣、家庭常用的主要青菜,幾乎每次採購都會買個一兩顆儲備。而魚丸,在每個傳統市場都會有幾家歷史悠久口碑極佳的手工製作攤商。這兩種食材搭配起來能相輔相成,絕不失敗。秋菊阿嬤準備了一顆青花菜和大約10個他同學做的魚丸。(如下)
兩種食材都要先處理,青花菜一朵朵卸下後再分割成適當大小,魚丸則每個切成3片。(如下)
想要保色又好炒,青花菜要先汆燙,在加了一點鹽和油的滾水中置入,水再度大滾即撈起瀝水備用。若要考慮視覺的比例原則,則青花菜和魚丸大約取1:1,若不考慮則青花菜全數入炒也無妨。(如下)
適量油入鍋,油不必很熱就下魚丸,略炒幾下便倒入50~70CC的水,煮他約50~60秒。(如下,撇步:把魚丸的鮮味煮出,準備託付到青花菜身上。)
接著,魚丸推到一側在湯汁中加一匙烹大師調味,旋即入青花菜並淋點米酒後翻炒。(如下)
在確認了青花菜的軟度和鹹度(不夠鹹才加鹽)都是你的設定了,還要考慮如何讓鮮味死心塌地地牢牢黏附青花菜上?撇步是,勾點芡,也可以讓青花菜更滑順適口。但是勿多,勾芡太多就有成庸脂俗粉的疑慮了!最後,滴些香油拌勻後即可完成上桌去也。
魚丸原本在台灣農業社會時是宴客菜呢!只是時風漸走向奢華就隨著漸漠視淡忘他了,其實,對於魚丸這經典台灣味是該好好在正視他、推崇他,還他昔日尊榮。
PS:如果整顆青花菜全下,魚丸量不變,炒出來就如同下圖。
實做口述:徐秋菊 攝影整理:林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