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西番蓮和百香果的比較◎:走在荒原或田野邊的小路,你常會發現這攀爬於路旁灌木叢中的植物。如果開著花,你會以為是百香果;很像,其實不是。如果沒看到花,你會納悶那一顆顆毛絨絨的小球是什麼?是花苞還是果實?再靠近仔細看,怎麼莖、葉、卷鬚全株都有毛?沒錯,他是百香果的親戚,西番蓮科西番蓮屬二年生蔓藤植物;他叫毛西番蓮,因全身是毛而得名。
毛西番蓮原產南美洲,在台灣馴化逸出成為農民所厭惡的野草,為何不能和他的親戚~百香果一般受大眾喜愛?
為何兩者命運大不同?那就來比較看看。(我將他們左右排列,左是毛西番蓮,右為百香果,如果手機畫面太小,就用電腦或平板看吧!)
(一)毛西番蓮的三片毛絨絨的花苞片圍成小球,百香果則是三片心形苞片呈角錐狀。
毛西番蓮的莖、葉、捲鬚都有絨毛,百香果則光滑。
(二)毛西番蓮開花時花苞片會擴大,捧住花。百香果的花苞片則不增大。
毛西番蓮花較小,徑約3~5公分左右,百香果則5~7公分。毛西番蓮的副花冠較粗像牙籤,百香果則較細如絲且先端捲曲。
毛西番蓮的三裂花柱前端單圓棒頭狀,百香果則再裂呈雙。
(三)授粉後,毛西番蓮的毛絨花苞片將果實包覆,百香果則果實外露。
(四)毛西番蓮果實較小,徑約1.5公分左右,無經濟效益。百香果則徑約4~6公分,相差很大。
(五)毛西番蓮的葉較小,淺三裂,長約5~12公分左右。百香果的葉則深三裂,長約10~20公分。
毛西番蓮的莖長約1~5米,也有許多分枝,葉腋間還會有卷鬚以利攀爬,外表都密佈粗毛。
葉呈淺三裂,正面散生柔毛,背面粗毛密生。基部比百香果的開口深。
有3~10公分的有毛葉柄。
花成單生,花苞和卷鬚都長在葉腋。初時,三毛絨苞片圍成一團小毛球狀。
花苞漸形成時苞片也漸擴展伸長。
花朵展開時三枚苞片正好鋪墊於下方,然後,也和百香果一樣,依次是5花萼(下綠上白)、5花瓣(白)、美麗綴飾副花冠、5雄蕊、子房、3裂的柱頭,所以他又名小計時果。
花朵授粉之後,三枚苞片便將逐漸膨大的果實緊密包覆起來,先防蟲防鳥,等成熟後再有勞鳥兒們散播種子,大自然真是奇妙。
此時苞片的顏色也由綠色轉成粉紅,整個果球好像是鏤空的雕刻藝術品,煞是好看。
等青果轉黃,花苞片也呈乾白,其實還蠻有觀賞價值。
最後,果熟了,花苞片也功成身退,掉了。
由於果小又輕,因此他的果黃澄澄一顆顆朝上站立,和百香果因重而吊掛著的型態大異其趣。
如果你想常常他的果實味道如何,得和鳥兒搶。等苞片脫離就太慢了,你看看上下兩圖,每個熟果都有個啄孔,而裡頭是空的。
我找了一顆青果和一顆快熟的黃果實驗看看,小心剝開花苞片,確定是三枚有脈的毛絨花苞片包成一顆球。
進一步看清楚青果上有6道凹線分成6瓣而非5瓣,
再把黃果剝開,裡面有和百香果一樣的種子,好吃,不酸,是甜的。
可是塞牙縫都不夠,當然沒有經濟價值,只好淪落為野草,美麗但農民不喜歡的野草。
鄉下原野邊的灌木叢真的常會找到毛西番蓮的蹤跡,尤其是夏天,他的盛花期是7~8月,果則7~11月,賞花賞果都不錯,就是希望他別攀附到農民辛苦耕作種植農作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