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花是上周紅石林道健行時在9.5K處所發現,當時由花形葉形研判是野牡丹科植物,可是花比台灣野牡丹迷你許多。
難道是小或大金石榴?粗粗的葉面和花萼又差距甚大(如下),把疑問暫時藏在記憶卡裡回家查閱比對才知是我生平首拍的台灣原生種野花~糙葉耳藥花。為何稱糙葉耳藥花?應是由於他長2~4公分的葉,雖然尖尖的全緣長橢圓形、有3條明顯葉脈(2條不明顯)的特徵和野牡丹相同,可是葉面具倒伏粗毛,看來是粗糙的紙質,含野牡丹科植物不同而得名。
他是野牡丹科耳藥花屬直立灌木,不高,通常不超過1.5公尺。有多數直立或斜上升的分枝,分枝細長上有粗毛,且新枝呈紅色。(如下)
其花顏色粉紅嬌嫩如野牡丹,但花形嬌小,徑約1.5~2公分,通常5瓣(偶見6瓣,同野牡丹)。
除了大小,最醒目的差異在雄蕊!長約0.6公分的十枚等長雄蕊,齊齊聚生花萼筒內比之和野牡丹5長5短如螃蟹腳之誇張狀秀婉多了!(如上下)
至於他的花序,是頂生的聚繖花序,有3~5朵小花,花序梗長約2公分而小花梗長約0.5公分皆被粗毛。(如下)
再細看花萼筒和花萼,長約0.5公分的花萼筒接近球形,表面有如刺的粗毛。花萼5裂,裂片是長而先端尖的卵狀披針形,亦有粗毛,和野牡丹或金石榴均大不同。(如下)
還好也拍攝記錄了他的果,紅色球狀漿果徑約0.5~0.6公分,花萼裂片基部宿存像5根刺作為果實的冠狀裝飾,頗具美感。(如下)據說他只生長在900公尺以上的中高海拔山區,特別是東部,那我真是幸運遇見他,也為紅石林道健行增添了意外的收穫。喜歡林道健行,因為下一個轉角不知會撞見何種驚喜,路邊草叢裡不知會發現何種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