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台東農民栽種枇杷的歷史比較不那麼久,可是因為水土氣候適宜,已經和台中、南投、苗栗並列為全台四個重要產區。住家附近就有不少的枇杷園,產季時也常獲鄉親贈送,既為家鄉重要農產,自然要稍加理解。
首先,看了枇杷園發現植株都不高,不可誤解他是灌木,枇杷是薔薇科琵琶屬的常綠小喬木。他最高可長到3~4公尺,但特性是從底部會有許多分枝,且農民為了管理和採收當然將之矮化,因此看來就像一叢叢灌木。基於這特性,他也蠻適合當庭園植栽。(如上下)
他的眾多分枝斜上升擴展開來,小枝粗壯樹皮褐色而密生絨毛。(如下)
說到他的葉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藥用了!枇杷葉是止咳化痰名藥枇杷膏的成分之一。葉是互生單葉,有短柄。葉片呈披針狀長橢圓形,葉尖銳尖,長約15~20公分,寬約5~8公分。(如下)
葉緣有疏鋸齒,葉面深綠,側脈明顯有16~20對。(如下)
葉背呈黃綠色,滿佈細絨毛,葉脈於葉面凹陷而於葉背突起。(如上下)
他的花序是頂生的圓錐花序,灰褐色成一團狀,長約6~12公分。小花約5~10朵成一束,花序梗、小花梗、花苞都密生絨毛。(如下)
小花的花梗成水平伸展,花萼5裂成半球狀,裂片卵形,先端鈍。(如下)
橢圓形花瓣5枚,白色,展開蒔花徑約1.2~1.5公分,雄蕊約20枚,雌蕊花柱5枚,柱頭頭狀。(如下)
枇杷花也值得再記一筆,在中醫或民俗療法裡枇杷花能止咳化痰散寒,改善風寒感冒,不同於枇杷葉對風熱感冒有緩解效果。例如將乾燥枇杷花加茉莉花煮成花茶,或者和羅漢果熬煮等都有人推薦使用。(如上下)
和許多水果春天開花秋天結果的時序並不相同,枇杷是秋天開花春天採收,花期約在9月~12月,而果實成熟約在2~4月或者到初夏。(如上下)
初果綠色,上面密佈絨毛,後漸轉黃色、轉橙色而成熟,成熟後果皮依然有毛絨宿存,果實依然成串掛枝頂(但在專業農民栽培園區果實都已套袋)。(如上下)
果實長圓,長約3~5公分,下肥大而上較細些,型如樂器琵琶。(如上下)
子房下位,有5室。因此,果實前端有個肚臍眼,果實剖開後內有種子1~5顆。果肉甜酸適中又柔軟多汁,是相當可口又營養豐富的水果。(如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