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這段卑南溪東岸防汛道路,遠望對岸小黃山,真的好像走進了一長幅的水墨山水畫。日前朋友介紹推薦這段防汛道路與利吉村莊恰好可串聯成環狀健走路線,低難度和秀麗景觀都很適合我們,遂行後果然滿意。
剛開始的1公里左右,溪畔堤防高起又長滿雜木,明知秀麗風景就在那頭卻遭圍攔,真有些悶,心想將它當作欣賞美景必須付出的代價就快速通過吧!(如下)
偶有1、2築有階梯的缺口,當下當然迫不及地待上了堤防賞景,(如上)
雖然驚豔,但也覺雜木侵擾視線且方向不正而若有所失,趕緊下來再奔前程吧!(如下)
我們這行程的規劃是從台東方向過了利吉大橋即右轉進入橋頭涼亭,車停於涼亭前空曠處。(如下)
便前行穿過橋下孔洞開始此趟健行之旅。(如下)
一公里多的快步後堤防突然終止,視野開闊,堤防末端出現小黃山觀景台望著對岸奇特又遼闊景觀心情也豁然開朗。(如下)
小黃山位於中央山脈尾端的礫岩層,屬於歐亞大陸板塊的一部分,受雨水沖刷而造成山壁岩土崢嶸聳立地,整體呈現一片長達兩公里多垂直斷崖的特殊景觀,因而得小黃山之名。(如下)
欣賞這由兩大板塊擠壓造成的特殊地貌,奇巒聳翠景致特出又秀麗,雖無中國黃山的磅礡氣勢,卻也別具韻味,猶如水墨畫一般。就讓我們一同走入這巨幅水墨山水裡吧!(如下)
觀景台小歇一會,繼續前行,沿防汛道路走入卑南溪溪谷,眼前所見更加寬廣。(如下)
更妙的是另一側有山壁和林木遮陰完全沒日曬的問題,當然更是心曠神怡,對著美景,眼睛和心靈都飽餐一大頓。
舒適無比的情況下又走了一公里多,見到岔路,照計畫選擇右轉進入利吉村做另一種體驗。(如下,若直走往防汛道路末端下次再走,下篇再分享。)
兩百多公尺的上坡路便轉出到45鄉道的利吉村落了!(如下)
利吉村著名的除了有如月世界般的惡地地質景觀外就是水果~芭樂、芒果等。(如下,遇見有賣芭樂的攤商大可一試。)
途中瞧見書有巨石高台的褐色路標,好奇轉入參觀。(如下)
原來是村莊中是坐落山裡一平台,其中有一巨大石頭,特以高三層的觀景台將之包覆作為地標。(如下)
上了觀景台可俯瞰小村風光和遠處的小黃山。(如下)
續向前行,到原先是村落重要地標的活動中心,發現他正在整修,可能是想以更好更新的形象和功能負起重任吧!剛好外牆有村莊觀光導覽地圖,就借用他把我這次的環狀路線標示分享。(如下)
接下來到了村莊的信仰中心~土地公廟德安祠,上了洗手間後找到有趣的事。(如下)
這處的土地公是攜眷上任的,他有土地婆,名叫羅美淑。據說土地公多次託夢給黃姓村民,說他想娶老婆,要他幫忙牽線,經擲茭後村民也相信了,並於2019年4月14日幫土地公完成婚事。而夫人羅美淑據說是17、18歲就去世,不得進入祠堂的一縷芳魂一百多年前來到此地,土地公收留她一同修行,終於修成正果。
最終,再往下行走到著名的利吉惡地地質公園,由於曾經遊過,到對面買了芭樂便匆匆離去,到橋頭涼亭取車,完成這小黃山利吉村環狀路健行,大約走了萬步,路程6~7公里吧!